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我来到了高三

期待与忐忑,是我初入高三的感觉。前辈说过,没有经历过高三教学工作,就不能说是“站住”甚至“站稳”了讲台。能够顺利地进入高三,我就算有机会在高中教学工作上立足。完成高一至高三一轮完整的历史教学工作,对今后历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学研究工作将奠定重要的基础,我的备课量、教学负担也许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但是,看着高三老师们办公桌上密密麻麻写满内容的高考复习材料和办公室里堆积成山的试卷,听着前辈们描述高三成绩分析会上的血雨腥风,我当时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于高中历史尤其是高考备考的认识与理解,远远无法胜任此项工作,我还需要付出很多。

一轮复习是最吃力、最艰难的。我校在多年的历史学科高三备考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为核心的复习策略。整个一轮复习要持续近6个月的时间。按照教材体例,人教版一、二、三依次进行。复习过程中,不漏过教材里的任何一句话,也不漏过涉及到的任何一个概念、史实。基本上教材上一个课时的内容,至少要用两个课时来讲。相应的配套练习也要同步跟进讲解。本届高三,学校尝试了在高三工作启动伊始就安排文综周考的专项训练。一开始由于学生尚未构建起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从学情角度考虑,教师的命题范围应该倾斜于已复习的内容。可是如果每周的文综考试只是前阶段学习内容的考察,又失去了文综训练的意义。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高三历史组在前期文综周考的组卷上花了大量的功夫。在选择题上,适当向近期复习的内容倾斜,但又保证必修一、二、三的内容都涉及到。非选择题上,40题尽量选择已复习内容,巩固学生对已复习过的知识体系。41题尽量选择有新意、有难度的题,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类开放题型。选修部分,我们尝试了从二选一过渡到四选一。一开始,在选修部分只出选修一和选修三的两道题,这两本选修学生在高二都学过,这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考试的阅读量,另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两次考试后,我们开始设置四选一。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给了学生在思想和实践方面充足的适应期。尽管一开始面对学校做出的高三启动就做文综周考的决定,我们老师也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效果看,本届高三学生在文综的试卷结构熟悉程度、题量的适应程度、考试时间的分配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好地掌握,这在兰州市第一次诊断考试中得到了明显地体现。

一轮复习采用的教辅是《全品高考复习方案》(以下简称全品),在具体教学流程上,我是这样操作的:1、课前布置全品的“主干梳理”,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在课前完成“主干梳理”,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2、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工具,针对课本内容,主要做好重难点问题的分析和知识体系的梳理归纳,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全品上的“误区警示”和“核心探究——问题精要”,进一步深化相关知识的理解,加强各知识点的联系。3、课后布置配套的“课时作业”,及时批阅,利用辅导课进行试题讲解。4、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开始前,首先利用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单元知识体系的解读,每个单元内容学习完成后再度回顾单元知识体系。5、每周的第一节辅导课上,进行小测验。针对一周内复习内容中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依次写出。6、将选修一和选修三的内容整理出来,安排学生每周记忆一个专题的内容,要求家长检查并反馈检查结果。

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带高三,对教材知识的联系、重难点问题的把握并不是很到位,还需要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因此一轮复习备课量最大。基本上40分钟的一节课,至少要花费两到三小时时间,其中两小时以上的时间主要用于阅读理解教材与教辅,参照岳麓版历史教材、《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等多版本的教辅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知识,自己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高考真题进行练习以总结高考命题特点等。还要有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用于课件的制作。除了常规的备课工作,每隔一周的周考,需要大量精力找题、组题,周考后还要及时批阅。

一轮复习进入到必修三时,我才感觉到自己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有了准确地把握与认识,已经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应变,针对性地整理归纳出相关知识,即使这些东西在课前备课时没有做充分准备。通过大量高考真题的训练,也已经能够较轻松地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我这才真正领悟了“没有经历过高三教学工作,就不能说是站住甚至站稳了讲台”这句话。

二轮复习采用通史体例复习,主要侧重于知识体系的重组,并不再涉及历史概念、史实的讲解,因此速度也很快,只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教辅选用的是《导与练历史第2轮》,共有十二个专题。复习中,主要侧重了以下内容:1、课堂教学中,重点强调每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大致描述每个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特征表现。讲练结合,复习完一部分内容,给学生时间完成“视角整合”和“随堂演练”中的内容,当堂练当堂讲,巩固复习成果。2、作业布置上,追求高质量。二轮复习的作业大部分是历年来的高考真题,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进行高考真题训练正是时候。我在作业布置上,侧重于选择题的训练。要求学生首先自己做,然后对照答案批阅,最后根据答案上的解析进一步落实试题考察到的知识点,并在题目附近做好标注。3、利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记忆历史阶段特征,强化时间概念。

三轮复习主要是试题的集中训练。在试卷的选择上,一周安排学生两张文综卷和一张历史单科卷。试卷讲评前,随机抽样批阅,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评中,更多地侧重于答题方法、思路的整理归纳。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选择题的答题能力,每周至少在三节课上,安排当堂限时训练,给定1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完成12道选择题,并立即进行讲评。这样的限时训练效果,远远好于布置成作业由学生在家完成。三轮复习对老师而言同样是个艰难的阶段。我们需要提前翻阅大量试卷,选择与学生学情相符、与我们阶段性复习目标相符、与高考命题方向相符的试卷。作业的批阅量相比前两轮复习都增加了不少。在早读时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以便更加充满精神地投入记忆中。在复习策略上,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要求学生自己做好计划安排,力争在高考前完整地翻阅一边历史必修一、二、三。

以上是三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针对高考的应试训练,我有以下心得体会。1、选择题的讲解,教师一方面强调“所见即所得”的做题原则,另一方面始终要求学生回扣课本,只要试题涉及到了相关知识,而学生并未掌握,那么必须要求学生翻阅课本落实相关内容。在讲解方法上,将学生讲解与教师讲解相结合。在一轮复习中,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一张试卷的讲解任务,小组成员将任务进一步分解。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试卷并做好讲解准备。课堂上,学生依次上讲台讲解,教师进行相应地补充。这一工作我在一轮复习中始终在坚持,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2、非选择题的讲解,教师要把答题思路的讲解贯穿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复习过程中,涉及到一些问题时,不要急于要求学生给出答案,而是先问:“这个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答案自然而然学生就能理解。

高三这一年,我在教学上收获颇丰,主要是在对教材、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认识上。自己在这一年中探索出的一些做法,得益于历史组各位老师尤其是师父吕老师的指点,还得益于去银川一中学习到的经验。但是反思这一年,在教学上下的功夫还是不够,教学技能仍有待提升。因为自己先入为主地认为高三就应该老师讲学生听,讲得再枯燥也理所应当,所以没有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做更多地努力与尝试。如何让学生想听,爱听,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专注度,追求课堂教学各内容间无缝隙的过渡,是我在今后历史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地方之一。其次,教学语言的表述还不够精炼,口误不断,语速过快,这些老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治。这一年,因为承担着一些行政工作,又担任班主任,所以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己在教学上的投入。相信经过这一年的积累后,我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更加专注的精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上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