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中,遇到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欧洲两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反对教皇统治
D.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正确选项为D,D选项也很容易理解。但A与C错在哪里,学生很费解,这种费解是因为教材中关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基督教、与教会教皇的关系并没有清晰阐明。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学生对这一问题越来越难以理解,意见分歧很大。通过查阅文献,我对这一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文艺复兴反对教皇统治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反对。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关于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是这样阐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虽然信仰宗教,但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信仰宗教,说明他们没有反对宗教本身。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大量使用宗教题材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是他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说明他们并没有反对教会、教皇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而只是对其宣教内容、腐败行为不满。就人文主义者而言,他们本身就没有将自己和宗教严格对立,他们在坚持信仰的基础上而批判教会的腐朽的统治,他们的出发点是纯洁教会、恢复宗教的本来面貌而不是与教会决裂。"他们反对的主要是基督教教会僧侣们对不合时代发展的清规戒律(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固守,反对现实教会和教皇利用基督教来实现个人邪恶目的的行为。换句话说,主要是反对那些死死抱住信仰维系方式不变,而不知道理性维系方式时代己经到来的势力"。

实际上,教皇或天主教会对文艺复兴的态度不完全是抗拒和否定,甚至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用“暧昧”一词来形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与教皇的关系十分恰当。1447-1455年在位的尼古拉五世就是第一位支持文艺复兴运动的教皇,他利用强大的政治权利和影响力,发动全国的教徒捜集、整理古文献,奠定了梵蒂冈图书馆的基础。另一位教皇朱里亚二世(1503—1513年在位)也同样如此,他邀请了当时文艺复兴时期"后三杰"之一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为教皇祈祷所,梵蒂冈的西斯廷小教堂天顶创作了不朽的壁画一一《创世记》。

那宗教改革和后来的启蒙运动反对教皇统治吗?岳麓版关于宗教改革一课的标题是《挑战教皇的权威》,人教版教材提到“马丁·路德面对教皇组织的围剿”,都已经表明宗教改革者与教皇的关系是对立的。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从外部批判基督教的陈腐与堕落,那么宗教改革则是从宗教内部进行变革,而且比态度暧昧的前者更为彻底。它将矛头直指教皇和罗马教廷,并努力追求使基督教恢复到最初的纯洁。教皇利奥十世于1520年10月宣布开除路德教籍。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这些足以表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反对教皇统治的。

二、宗教改革反对禁欲主义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无法直接明确给出,但可以先给出两个结论。

首先,文艺复兴是明确反对禁欲主义的。人教版必修三中明确写道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但这里提到的“禁欲”是有限定词的,是“教会宣扬”的。后文会进一步阐述。

其次,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是14 世纪中叶到 16 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具有尚古之风的文艺复兴传到德国后,其突出特征是对《圣经》的历史研究,人文主义者开始对天主教会的正统性产生了质疑,这份质疑结果就是宗教改革。在德国,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德国文艺复兴的主流是通过研究 《圣经》,促成了宗教改革”。人教版必修三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合为一课,道理也正在于此。在文艺复兴时期,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以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世界观改造封建神学,对传统的宗教信仰进行批判性的解析与重新诠释,创造性地在社会大众中完成了新教神学理论的重构。

如果从这种继承来看,宗教改革应当也是反对禁欲主义的。王丰、孟广林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文中说:“在反对罗马教廷权威,否定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及教会对于道德生活加以限制的圣礼形式方面,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与人文主义有着时代赋予的内在联系……路德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在《论基督教的自由》一文中,路德认为基督徒是自由的,首先,基督徒在精神方面是自由的,他们只服从于上帝, 而不用服从于世俗秩序。其次,现世的基督徒还具有“肉体”属性,他需要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
但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经过研究认为:新教中的教义和伦理思想———特别是入世禁欲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进而促成了理性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说,禁欲主义也是新教教义中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宗教改革使得之前的“出世”禁欲主义转为了“入世”禁欲主义。

实际上,早期基督教义中奉行的禁欲主义,其目的在于教徒要排除内屯、的杂念、纯洁信仰、纯洁灵魂、追求善行。并不强调于外在的节制和行为。所以,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理性的节欲主义。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的重点逐渐由内在的修行转向了外在的苦行,并离基督教原始教义越来越远,最终成为教皇和教会扩大权利、攫取自身利益的有利武器。而作为回归原教旨的宗教改革运动,又重新确立了禁欲主义,只不过此禁欲非中世纪时期的禁欲,非“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因此,有人说,宗教改革确实是要进一步将人性从教皇和天主教会那里挣脱出来,但是却又用新教的权威对人们加以了限制,给人们的心灵再次套上棚锁。从宗教伦理的发展角度进行考察,新教改革经历了一个由天主教“善功获救”的“外向性格”,到路德宗“唯信称义”的“向内用功”,再到加尔文教“预定”论“内信外证”的变迁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路德的天职观和加尔文的“预选”说分别赋予世俗职业和从事职业的劳动者以神圣的意义,这两者前呼后应,形成了韦伯称之为催生“资本主义精神”的“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

总之,要回答“宗教改革反对禁欲主义吗?”这一问题,需要先明确“禁欲主义”指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而宗教改革提倡的是“在基督教原教义基础上注入新教内涵”的禁欲主义。

参考文献:
[1]王丰、孟广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历史教学,2018年15期,61-72.
[2]姜漫,基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基督教关系处理的教学研究 ——以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教学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张申娜 从路德宗、加尔文教的新教伦理到“入世禁欲主义”的历史、逻辑考察[J].学术论坛,2007年07期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