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听课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在上课伊始,在课件上打出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或是教学、学习目标,甚至要求学生齐读。作为听课者,我能理解教师此举的良苦用心。平时我们在听课时,很关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是否聚焦课程标准、是否有目标意识。而教师为了表明自己有这样的意识,自然就选择了这样的展示方式。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似乎演变成了公开课教学的“必备环节”。
而我在教学中从未给学生展示过诸如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之类的内容。在我理解,这些无需告诉学生。
先说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其制定原则是“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程度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定,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是课时教学目标累积而成的。教师要在对课程标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年级、学段、模块、单元目标,再根据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因学生而异,要将其转化为适合具体班级和具体学生的目标,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目标体系。
可见,课程标准应当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评估、命题等的依据。但呈现给学生完全没有必要。
再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呈现的问题。
经过上一轮课程改革,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基本上都树立了从学生角度出发、指向学生学习的原则。当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制定、学习目标更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表述时,更让教师觉得应该展示给学生。而且不少教师认为,在上课伊始展示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有一个整体把握,让学生的课堂教学更有目标性,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但是,从实际效果看,未必如此。
首先,极少有教师在上课伊始展示过教学(学习)目标后,能够在课堂教学尾声或结束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检测与评价的。教师若没有利用目标来检测评价的意识,学生又怎会通过了解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而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呢?
其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将教学(学习)目标提前展示给学生时,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为了完成目标而学习”,学习中可能的乐趣变成了目标的要求,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同时,学生通过了解学习目标,基本能够窥探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使得学习失去了新鲜感。如果教师再“愚蠢”到连德育目标也展示给学生,可能更会引起学生对讲大道理的逆反情绪。
再次,容易忽略教学生成。照着既定目标开展教学,容易过于注重目标达成,而忽略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精彩。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应当以不牺牲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为前提,否则将走向机械性、程式化的教学。
因此,给学生展示教学(学习)目标,应当是对目标教学的一种曲解和误解。在课堂上展示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本质上是教学观念的一种倒退。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会过时。教师在一堂课上是否在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是否具备目标意识,关键应在于教学活动背后所渗透的理念,而非形式化的表象。
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徐国平老师《每课都需要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吗?》一文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虽然他在讲语文学科,但这番道理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现摘录如下:
“语文学科是诗意洋溢的学科,在品读文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享受文化盛宴,体味语言美感,揣摩思想精髓,而备课中机械地概括出所谓的“学习目标”并展示给学生,无疑会使语文的美感丧失殆尽,无疑会使本应不着痕迹的语言训练、美感熏陶等学习目的面目狰狞。正如,你想进电影院看一部大片,但当你落座,银幕上却打出了电影应该如何观赏的“观影指南”,你还有看下去的兴趣吗?电影所呈现的故事的浅薄和丰盈使需要观者去在体验中感悟的,电影所揭示的教育意义和主题思想也使需要观者去在体验中感悟的。正如导演不能把他拍片的努力和感受一股脑塞给观众,语文教师也不能把自己读过文本的体验和认知一揽子地让学生认同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