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有幸作为兰州市施泽玉首席专家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兰州新区第二届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承担了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同课异构教学的其中一节。备课期间,因家里小孩生病,在医院奔波了几天,有点耽误,但还是抽时间检索了《新青年》杂志各期的电子版,查阅了不少相关论文,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对学情的预判,以《新青年》杂志为线索贯穿整节课设计了教学。因准备时间仓促,并没有来得及提前试课,好在现场节奏把握地还不错,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
反思本节课,个人认为在两个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因我是去外校上课, 学生提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必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本节课设计了以兰州最具代表性的文摘类杂志《读者》做导入,从读者的创刊过程中挖掘与本节课《青年杂志》杂志创刊相契合的点,激发学生的共鸣。在上课开始前,恰好注意到班级教室墙壁上写有“读书滋养人生”的标语,顺势借用标语开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课堂学习中,没有一味地堆砌材料,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变化,让学生在“探案式”的体验中发现问题,并找寻问题答案。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阅读教材,在了解相关内容基础上继续层层追问,学生的思维始终能跟着我走,也使得我讲课的状态被激发出来。
下课后,等评委老师离场后,我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学生这节课表现的赞美,我说:“感谢大家!这是我近几年来上得最爽的一节课!”学生也给我报以热烈掌声。总之,整节课自我感觉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合作。
二、注重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有意打破教材体例。
在每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均通过设计时间轴的形式进行小结,将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放置于大的时空坐标中去,引导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新青年》杂志封面和主要刊载文章内容进行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除了《读者》杂志做导入与结尾外,专门设计“新文化运动与兰州”部分,介绍邓春兰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几乎都是通过设计问题与研读材料,由学生回答、提炼、概括,避免了过度强调知识掌握而忽视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整节课接近尾声时,选用了胡适在北京大学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一次演讲,抛出值得学生课后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个人感觉,这比让学生课堂上不假思索随意解读要好一点。
围绕《新青年》杂志这条线索,本节课设计了“创刊缘起”“封面解读”“内容解读”三个标题,打破了教材的体例,且对教材内容作出了大胆的取舍,将重点聚焦于新文化运动诞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有取舍,必然会有遗憾。但既然是公开课,我觉得还是应该大胆往前走一步。能拿出一堂引发大家探讨、争论的课,在我看来也是一件幸事。
同时,本节课也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一是对两个较为关键的内容没有妥善地处理好。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原本是选择了两段材料想要让学生分析,但觉得课堂容量已经够大,担心时间不够,就删掉了。最后只是在新文化运动内容后简单口头提了几句。有老师在评课的时候给出了特别好的建议,其实在分析背景和内容时,已经有不少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铺垫,只要再稍作总结,就能点出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生也没有理解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其实,如果我能再呈现一幅时间轴的图,辅助一些箭头符号就能很简明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
二是缺少单元化的考虑和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逐步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加深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启蒙”与“救亡图存”应当是本节课两个关键词,但我几乎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启蒙”上,而忽略了“救亡图存”。在备课时,我曾注意到杨奎松《“五四”有多重要?》一文,其中讲到:“(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两个运动无论有怎样的不同与区别,它们的目的其实是一个,那就是救国!只不过,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当时犹豫了许久要不要围绕这则材料设计问题,后来种种原因放弃了,甚为可惜!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对我这节课提出了很多特别好的建议和意见,包括从世界史角度看问题、挖掘民族精神内涵、注重视角的多元化、关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等。施泽玉老师从关注学生、整合教材、问题设计、史料选择、历史叙事、语言表现力等六个方面诠释了“课堂呈现力”,令我深受启发。参与这样的活动,能够得到前辈同仁的点拨和指导,是我最大的收获。
对于评课中提到的两个小问题,我也有一点不成熟的小想法,这里也做一简单记录。
一是关于应试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有老师觉得,像我这样打破教材体例、大胆取舍内容后重构的教学设计,会多多少少以牺牲学生“应试”为代价。现实的确如此。但从另一方面去思考,我觉得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完全没必要为此纠结。现在的高考是在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观”,必备知识固然是基础,但一堂课,如果能凸显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科素养的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渗透,那就是在积极“应考”“应试”。
二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否“承受得住”我设计的这节课的问题。
有老师觉得,因为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旦设计有关能力、素养方面的问题,就容易脱离学情,影响教学效果。但在这节课上,我真真切切感觉到学生是能理解教学内容的,我预设的几个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他们几乎都能回答出来;需要归纳材料有效信息的问题,他们大部分都能提炼出有效信息来,只是概括能力略有欠缺而已。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只要问题设计得到位,材料选用的合理,学生还是能够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的。当我们放下顾虑的时候,学生也许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