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一场18岁成人礼主题班会的想法,在我带2015届高三时就已经萌发了。只不过当时思考地并不充分,也就作罢了。但是对于成人礼主题班会的构想,在我的脑海中却一直没有停下来。一场能够给孩子印象深刻的成人礼,应该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一场能够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成人礼,应该设置哪些环节?我一方面不断地阅读、思考,另一方面也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于是,“成长、感恩、责任”三个词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这三个词,构成了我所理解的成人礼所要传递给学生的三个意义。

一、成长

“成长”作为成人礼第一个呈现的主题,能够很好地将家长与孩子带入情境。事先准备好每个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成人礼伊始,屏幕上依次播放每个孩子的两张照片。从稚嫩到成熟,成长历程以照片的方式呈现,极容易让每个家庭成员回忆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此时,顺势分别向家长和孩子提出问题,问家长:“有哪一时刻、瞬间或事情,让你感觉到孩子长大了?”问学生:“你觉得迎来18岁的你(或高三时的你)和初中、小学相比,最大的成长是什么?”这一环节既可以以访谈形式进行,亦可以以小测试方式进行,由家长和孩子分别写出答案,然后进行分享。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的设想是家长和孩子的答案肯定不会相同,由此可能达到以下效果:1、家长通过回忆分享一件事情,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成人给予认可,这对孩子是极大的肯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信心;2、孩子分享自己眼中的长大,能够得到父母更多的理解;3、家长与孩子通过分享所表达出的对“成人”二字的不同理解,实质是一种挂念、视角的“冲突”,那么如何调和这种冲突?由此可以引出“感恩”的主题。同样的,如果家长并不觉得孩子真正真大了,主持人也可以通过“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们永远是个孩子”的话来引出感恩。

现场的状况永远不会在预设的范围内。实际上,在班会举行中,家长的分享超出我的预期。如有家长说是因为孩子给家里打的一通电话,有家长说是孩子外出旅游时主动帮别人拎包,还有家长说是孩子在家里说的话越来越少了。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份感动,亦或是一次沉思。

二、感恩

“感恩”话题的呈现,与上一环节“成长”紧紧相扣。在上一环节家长和孩子分享后,由学生现场朗读一篇散文——龙应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结尾的这段话,本身就是对上一环节最好的概括,也是引出“感恩”话题的最好方式。

在之前观摩过的一些成人礼班会上,“感恩”都是核心环节,这一部分往往通过游戏、视频、访谈等形式,最终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真情对话告白收尾,往往令家长和孩子声泪俱下,令全场感动不已。但是我始终觉得,让孩子或家长哭一场所达到的效果应该是有限的,况且整个班会的主题是“成人礼”而不是“感恩父母”。如果完全以催泪为目的,那会完全偏离了“成人礼”的主题。我所希望的是,把“感恩”两个字以某种形式呈现,让孩子去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去感受、感悟。

最终我选择了邀请每个父母上台为孩子送一件成人礼物的方式。一开始我担心家长送礼物,会带来学生攀比的负面影响,考虑是否给家长限定一个选择礼物的范围。后来请教我校优秀班主任赵旭虹老师时,她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你在通知家长准备礼物时,一定要强调,不是孩子想要什么礼物就要送他什么礼物,而是你想要送孩子什么礼物,你想通过这件礼物寄于孩子怎样的希望?赵老师建议我,不要给家长任何限制,放心让他们去准备,越是五花八门的礼物,效果越好。实践证明她的建议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在班会举行中,每个家长上台,郑重地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亲手交给孩子,并告诉孩子礼物的寓意。30位学生,30个别具特色的礼物,每一个都让我印象颇深。送一个脚丫形的吊坠,希望孩子自己的路自己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送一个印章,希望孩子能够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送一个地球仪,希望能把整个世界的美好送给孩子;送一个足球,希望孩子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够在足球场上领悟到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的道理;送一块手表,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守时的人……

成人礼

乍一看,这个环节有点本末倒置,“感恩”不应该是孩子学会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吗,怎么到头来变成了家长给孩子送礼物?那孩子们的感恩体现在哪里?怎么能引导孩子进一步理解并实践“感恩”二字?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想明白。我只是相信,当孩子接过那份承载着父母殷切希望的礼物,他应该会有所触动,应该会去想自己该怎么做。今后当他不断长大,再看到那份礼物,他应该会越来越明白父母的用心。

最后,学生们一起上台,合唱了一首《You raise me up》献给父母。这首歌是学生们自己挑的,所有感恩的话,都在这首歌里。

三、责任

“责任”这个环节,完全是我站在一个历史教师和文科班班主任的角度,所想去传递给学生的。前两个环节分别针对的是个人、家庭,我觉得有必要把它上升到社会、国家的高度。原因有二,一是之所以18岁为成人,本身就是宪法所赋予的;二是成人礼自古就有,本身就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可以吸取的精华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缺少“责任”这个主题,“成人礼”主题班会也只不过是个“见证成长、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罢了。

这一环节,我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来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古代部分,我引用《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和“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等,告诉学生在古代,举办成人礼是要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而人要“成人”向善,首先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近代部分,我介绍了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并和学生们一起诵读了《少年中国说》中节选出来的几段话,让学生感受国家、民族兴旺与自己的关系。现代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很庄重的环节:由老师为每个学生颁发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生左手拿宪法,右手举拳面向国旗宣誓。

成人礼主题班会

结束环节,邀请几位科任老师上台讲话。老师们都通过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成人”二做了非常好的诠释,同时也就即将到来的高考作了进一步的动员。整个班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班会结束,家长学生散去,我一个人收拾完东西,最后一个走出会场时,心里无比地畅快。我体会到了当你构思一件事很久、筹划一件事很久、最后圆满顺利结束时的喜悦与兴奋。同时,班会过程中家长、学生的表现,科任老师的讲话,让我对接下来70多天的高考备考冲刺工作充满了信心。虽然我们无法预知2016年高考的结果,但是这一路,我们走得坚定,走得踏实。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