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教师到刑警

家里人鼓励我读书的目的很简单,以后可以去做生意,毕竟在当时懂点文化、会算账是很了不起的。1945年,10岁的我来到了榆中县周前小学读书。当时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实行四年制,高小两年制。在周前小学念了一年后,父亲又把我转到金家圈小学继续读书,直到初小毕业。1949年,正值全国解放,我来到北关小学完成了高小两年的学业。榆中解放比较顺利,国民党军队没有进行大规模抵抗。解放军入城时在县城附近的山上发射了几枚炮弹,国民党军队听到炮响就闻风而逃了。我父亲第二天清晨去县城,回来后告诉我说当时满街道都是就地而睡的解放军。可见,在全国解放的大形势下,榆中县的国民党对形势早有预判,面对不可逆转的局势只能选择逃离。

1951年至1953年,我在榆中中学(县榆中县第一中学)[1]读初中,当时的初中也是三年制。榆中县当时没有高中,如果想要读高中必须去兰州市。所以1953年初中毕业后我就没有再上高中,被分配到榆中县贡井小学当教师。当时每个老师要分管整个一个年级,每个年级10-20个学生。所以语文、数学都是我带。工资是35元。因为我家不在那儿,一日三餐就在附近农户家吃,每月给农户家12元。当时干部下乡若是在农户家吃饭,也是要餐费的,一日两餐大概是4毛钱。

1995年,我被调入榆中县公安局。后来,局领导告诉我,当我在贡井小学当老师时,有一次他在贡井下乡,因为我当时的学历在本县已经算最高了,所以他从那时起就很看重我。后来调至县公安局也是他向上级报告的。可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抓住实现人生转折的重大机遇。

当时县公安局很多干部都是从农村选拔上来的积极分子,专业技术方面极其欠缺。我由于接受过初等教育,在县公安局也算是学历最高的人了,加之领导的赏识,工作一年后我便被派往兰州市参加为期半年的刑侦工作进修培训。培训回来后,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给全局的刑侦人员做了普及,像指纹获取与鉴定这类技术,我在当时就已经掌握并用于实践了,这在榆中县可是不多见的。当时公安局上下员工四十多人,我们刑侦组十多人,还有负责民事案件以及专门管政治犯的部门。现在听到政治犯这个词,你们可能会觉得很不能理解。不过当时榆中县确实有一些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他们经常打扮成农民、乞丐等在各地刺探情报。 注释 [1]经查,榆中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3年,前身为“榆中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成为完全中学,改名为“榆中中学”,1958年改为现名。姥爷称当时没有高中,故不可能是完全中学。因此可证,姥爷上学时榆中县第一中学的校名实为“榆中县立初级中学”。

注释

[1]经查,榆中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43年,前身为“榆中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成为完全中学,改名为“榆中中学”,1958年改为现名。姥爷回忆称当时学校只有初中没有高中,所以并非完全中学。故姥爷口述有误,当时学校名称为“榆中县立初级中学”而非“榆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