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的到来,很多高三学子都在面临着选择:是全力以赴,实现所谓“弯道超车”?还是好好放松一下,准备年后在新学期全力冲刺?其实在距离高考还有130多天的时间节点上,不走过于疲惫或过于放松的极端,保持好一定的学习状态,才是最好的选择。假期里,学习地点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最关键的是要按照计划独立自主开展学习。寒假是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衔接段。建议自主时间多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坚信,基础知识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此外,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基于阶段性反思制定学习计划
在开始制定寒假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对前一学期的高三学习做一个阶段性的反思。可以尝试着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困扰自己学习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缺陷还是学习习惯?要解决自己学习的问题,到底需要巩固基础知识还是做大量习题还是把做过的题目归纳总结整理?如何有效突破自己的薄弱学科?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否得到提升,能否应对考试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如果以上问题能有明确的答案,那么在制定寒假计划时,就要围绕这些问题的答案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而且计划要详细,具体到天、小时,保证每天都有学习时间,每天都有学习效果。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好纠错本和历年高考真题
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高三学生,你应当在寒假拿出高三第一学期各科的错题整理本,回顾各科知识,查漏补缺,进行专题性复习。错题本是你扫除知识盲点的最好学习武器,我们可以通过看做错的题目,将这些错误思路纠正。当你能把这些错题灵活正确使用的时候,也就把自己之前拿不到的分数给拿回来了。
对于想通过习题练习进一步提升成绩的同学,强烈建议用近三到五年的高考真题进行练习并进行深度研究分析。研究透彻一道高考真题,可能比练习几十道模拟题更有意义。高考真题是高三党们把握高考命题思路、掌握高考答题策略的最好工具。在做题过程中,可以先按照考试时间要求限时完成,然后具体分析各种题型,结合参考答案和自己的理解,反复推敲每个题目,体验做题思路和解题步骤。
三、慎重考虑参与课外补习
对于成绩中上的同学,不建议参加课外补习。很多案例证明,这个寒假,正是成绩中上游同学逆袭的大好时光。在放假的这段时光中,静下心来,集中精力,仔细梳理自己各科的知识点,把之前没搞懂得的都汇总到一起,能在假期里自行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开学后逐步解决。对于成绩过低的同学,也不建议参加课外补习。成绩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础知识薄弱,自己理解、掌握、记忆的知识点太少。这最需要利用寒假的机会,规划好时间,通过自己的勤奋,下苦功去进一步夯实基础。如果继续依赖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够从长远的角度解决学习力的问题。
在所有的科目中,如果只有一个薄弱科目,而这个薄弱科目是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所不能解决的,那如果在时间安排得过来的情况下,可选择一个针对性较强的课外补习,帮助自己把该科目知识点完全系统化。
四、关注时事新闻,加强体育锻炼
如果是一名文科生,一定要在寒假坚持看《新闻联播》或其它新闻类节目,关注社会热点,积累素材和术语,拓展视野,提高分析时事的高度和深度。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春节之后马上就将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届时,学习任务将比较繁重,心理压力也会逐步增大。因此,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坚持高强度的状态。但是,寒假里由于缺少场地及同伴,很多同学会对运动的热情大大降低,甚至宁愿成天“宅”在家里。因此,一定要自我督促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这会对身心状态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