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近日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教工排球赛,以各处室为单位进行比赛。赛前很多人都看好我们高一年级组,认为我们最具实力,因为这几年新进的教师基本上都集中在高一年级组。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即使在某些项目上并不精通,行动敏捷、步伐灵活、体力充沛仍然会是很大的优势。可高一年级组的亮相比赛就让全场观众大失所望。上场的几位年轻人不仅无法在场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连基本的发球都不会,规则更是不懂。最后在场上战斗的还是那些老教师,我们年轻人就只有在场边加油呐喊鼓掌了。当时校长正好在场边观战,她感叹道:“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连打排球的基本功都没有,这和我们当年可大不一样了。”我说:“是啊,这不时代变了么!”

的确是时代变了。当我们年轻人得知要举办叫教工排球赛时,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排球赛?要是篮球赛、乒乓球赛该多好!”虽然排球这项运动确实更适合教工比赛。同样是团体运动,篮球比赛中如果有某个技术特别出众的球员,完全可以率领球队取得胜利。而排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员的弱点都可能被对手所利用,从而在这个点上连续得分。因此排球特别注重团队的协作意识,注重每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一网相隔,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运动员受伤的几率很低,基本上不会发生运动员之间的冲突,有利于比赛的和谐。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作为8090后,我们确实不会打排球也不爱打排球。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娱乐方式也不尽相同。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像我父母这一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见证了中国女排的辉煌。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第一支在世界女排历史上连续5次夺魁的队伍。女排五连冠的辉煌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座座奖杯,老女排的精神更是鼓舞了一代人不懈奋斗。在当时,媒体也在大力宣传“学习女排要落到行动上来”。“女排精神”被视为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因此,很多60、70年代的人怀有很深的女排情节。

中国女排五连冠

80年代也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国人也意识到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文革后,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这让整个民族的情绪处在一种失落和彷徨中,民族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女排精神,正是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社会上又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排球比赛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也不需要特别专业的运动器械,很快成为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时代虽然变迁了,但是女排精神在60、70年代人心中的分量是不减的。2004年,中国女排在雅典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何振梁曾泪眼蒙眬说:“只要所有的中国人都有女排这样的精神,不服输,不放弃,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强大,女排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因此,我在场边看着老教师们比赛时的精神状态,仿佛他们都回到了青少年时代。他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不禁感叹:“这是多么具有奋斗精神的一代人,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代人!”

姚明

而我们这一代人成长在80、90年代。对我而言,篮球的影响要远远大过排球。中央电视台在1994年首次直播NBA赛事,让中国球迷大饱眼福。进入21世纪,王治郅、姚明等出色的国内球员先后进入NBA。姚明以他的奋斗和成就,打破了欧美运动员在篮球场上独霸天下的局面,他也成功地在体坛塑造了良好的中国形象。姚明留给世界的不只有篮球,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还有一代人对于青春的记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F1赛车、斯诺克、高尔夫球、网球等之前较为冷门的体育项目被我们这一代人所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种个性化的选择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全球化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会打排球,但我们不缺少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