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得从朱元璋的名字说起。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参加郭子兴军后改名朱元璋。以前有种误解,认为元朝有规定平民老百姓必须用排行或数字做名字。但其实,用辈分和排行做姓名并非元朝官方定制,也非元朝首创。不过朱重八应该就是以“重”字辈第八个人命名的。当了皇帝后,朱元璋除了考虑江山社稷、国家大事,也得考虑子孙后代的命名问题。想当年,秦始皇设计出“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美好蓝图,结果秦二世而亡,真是打脸。
前有皇帝用数字命名被打脸的教训,后有自己有过“重八”曾用名的经历,朱元璋下决心一定要在子孙命名上“高大上”一点。于是,朱元璋首先给自己的26个儿子都先后制定了辈分表,要求从孙子辈开始第一个名字必须使用辈分表中的字。例如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当然这还不够,第二个名字可不能重蹈“一二三四五”的覆辙。要想高大上,还得从传统文化中找。于是,朱元璋规定,孙子辈第二个名字必须使用一个带有五行的偏旁或组成部分的字,并且用“五行相生法”按顺序“木、火、土、金、水”依次循环使用,以表达生生不息、延绵不绝之意。
我们以燕王家来看,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每个名字的第一个名都按照辈分表走,第二个名都用五行做偏旁部署。
多么完美的解决方案!再也不用担心“一二三四五”这样的名字出现了!
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朱元璋没想到的是朱家后代的生育能力实在太强大了。洪武初年,皇家仅有5位子孙,到了永乐年间朱氏子孙增至127人,而从嘉靖年间到万历三十二年,皇子皇孙的数目从19661激增至8万多人,对于如此多的皇子皇孙来说,起名字又成了头一个麻烦事。哪里有那么多五行作偏旁的汉字啊!
没办法,他们只好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中寻找带五行偏旁的生僻字,甚至实在没字了就创造一个新字。所以就出现了像永和王朱慎镭、封丘王朱同铬、鲁阳王朱同铌、瑞金王朱在钠、长垣王朱恩钾、稷山王朱效钛之类的奇葩名字。
有没有很熟悉?这些不都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字吗?那化学元素又是怎么翻译过来的?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71年,中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参考英国一本教科书《Well‘s Principles of Chemistry》一书的无机化学部分,翻译成书并命名为《化学鉴原》。这本书也曾被认为是“化学”二字的最早出处。在翻译《化学鉴原》过程中,徐寿的确遇到了化学元素名称的翻译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
第一,“原质之名,中华古昔已有者仍之,如金银铜铁铅锡汞硫磷碳是也”,即汉字中原有的元素名,如金、银、铜、铁等,直接使用。
第二,“昔人所译而宜者亦仍之,如氧气、淡气、轻气是也”,即前人翻译的元素名,如养气、淡气等较为恰当的,继续沿用。
第三,其他数十种“从古所未有”者,“今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首音不合,而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意即是,符合第一、第二原则外的元素名,一律按照其英文读音的首音或次音,选取同音汉字,并配上金、石等表示特质的偏旁。
徐寿共翻译了64种元素(金属49种,非金属15种),其中有一半是之前就在用的化学元素中文名,另一半如钙、钠、钴、钾等,则是首次作为元素名。《化学鉴原》所录64种元素的译名,有47种一直沿用至今。
网上有文称徐寿在翻译化学元素时,偶然之间发现一本朱元璋家谱,一看朱元璋后代的名字,这不就是最适合拿来翻译化学元素的周期列表的了吗?于是才有了现在这些化学元素的中文名。其实这纯属附会之说。首先,没有可靠史料言及徐寿参考了朱明皇室的命名。其次,铬、钴、钋等是生僻字不假,但《康熙字典》都有收录,徐寿无须去所谓“朱元璋家谱”或《明史·诸王世表》里“重新发现”。
所以要想化学学得好,拜朱元璋没用,拜徐寿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