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词全文

刚刚跟习近平的会谈当中,我们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平繁荣的现状等议题,交换意见,大家一定很关心,会场的气氛如何,会场的气氛融洽又正面。我发现习近平他在讨论问题时,务实,弹性,坦率,希望这样的精神,反应在处理两岸关系的事务上。

我们谈的时候有几个重点,第一个,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台海和平现状,我当面告诉习先生,两岸在1992年11月达成共识,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对其涵义,认知有所不同,可以用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达,这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共表。台方的表述,不涉及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因为那是“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容许。

马英九记者会

我也强调,永续和平与繁荣是两岸关系与发展的共同目标,我们会继续巩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维系和平繁荣现状。

第二个主题,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我们的特别向习近平先生说,台湾的民众,感受特别深刻的是有关安全和尊严,我们希望习先生和大陆方面能够了解,我们希望,不论在政治,军事,涉外,社会,文化,法律,各个领域的争议,都希望有和平的方式解决,来增加双方,心理层面友善的感受。

我特别提到民众参加国际组织NGO活动,常遭受挫折,同时政府参加区域经济整合与国际活动也受到干扰,我们希望,这部分要减少敌意与对立,尤其在民间团体方面,我特别跟习先生说,这些团体是社会的精英,专家,他们对于这些的议题与所受到的待遇,反应比较强烈,习先生的答复,将会做适当的处理。

我提到,台湾民众担心大陆对于台湾的军事部署,习先生表示,这些部署不是针对台湾。

第三个题目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我强调,台湾与大陆,社会制度,经济体系,是不一样,希望双方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度交流。我强调,我们希望加入区域经济整合,这个议题,不应有先后的问题,不应有谁先加入,谁后加入的问题。习先生回应,这些问题都愿意讨论,欢迎台湾参加亚投行,一路一带,这些大陆所推动的计划。

再来就是增加两岸热线,我们认为,两方可以指定陆委会主委与国台办主任,先建立热线,针对紧急的,重要的议题来交换意见。习先生当场表示,这可以立刻处理。

我也提出在文教交流方面,大陆让更多专升等的大陆专科毕业生,到台湾念书。我自己推动很多年,但成效不理想,台湾的科技大学招生,目前有很大的缺额,目前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都用公费派大学的讲师,就读台湾科技大学的研究所。台湾目前境外学生有10万人,我们将把台湾变成亚太高等教育中心。大陆有上百万学生,打算专升等。专升等就是,五专毕业,去念二技。习先生说,他愿意去了解。

最后两岸应该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我也特别提到,两岸之间留下的历史问题,不是一下子可以解决,必须务实来处理。如果贸然处理过度敏感问题,往往会增加困扰,维持两岸的和平稳定是台湾主流的民意。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要看民心的向背。我强调,两岸要在尊严,尊重,诚心,善意的基础上,建立两岸关系,拉近两岸的距离,希望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要和平,不要有战争。

马英九回答十四个提问全文

问:媒体都称这次会面,是历史的一握,“总统”一开始提的5点建议,看起来习主席都有具体回应,但要如何实现如何落实?马英九任期即将届满,马英九对于下一任的继任“总统”有何期待与期许?热线为何只设在国台办与陆委会?

马:今天是海峡两岸领导人的聚会,我们不太可能处理过渡、技术性的问题,我们谈的都是原则性的重大的问题,双方达成一致性的意见,也是宣誓性的,例如,有关九二共识,我们从1992年达成这共识以来,这是第一次两岸领导人,彼此在谈这个问题,而且我也逐字念出来,我们叫九二共识,为什么是一中各表,对于“中华民国”表述的方式,不会出现,两国中国、一中一台,或者台湾独立。九二共识,双方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在两岸领导人前面还原真象。

为什么热线的问题,是在陆委会与国台办,而不是更高?因为要先从这里开始,因为现在在海基会、在陆委会副主委之间有热线了。现在,从主委与国台办主任,先建立,再看后来运作的情况,要不要再做调整。

问:您刚提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可是台湾很多民众在您来之前都有期朌,在台湾都讲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可是刚张志军记者会以及习近平会谈中只有九二共识,没有一中各表,您是否觉得失望?台湾有些人会失望,马习会您觉得有达到对等尊严吗?

马: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11月16日正式确定时,里面就有提到,两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双方所赋予的涵义,各自不同,可以用口头声明的方式,各自表达,当初写的是“表达”,后来报纸上写“各自表述”,以后大家都用“表述“了。

刚有人问到如何落实,大部分习先生都有指示相关单位去讨论、研究,所以我们会根据这个由陆委会继续追踪落实。我强调,如果不是由领导人拍板,基层会犹豫与延宕。

问:“总统”在一开始跟习先生表达希望两岸降低敌意,提到台湾民众非常关心飞弹布署问题,不晓得“总统”是否有具体向习先生提出,希望撤除飞弹立场?

马:我在里面有提到,他的回应就是说这个部属是整体性的,不是针对台湾人民。我想这是两岸领导人间,第一次谈这个问题,我至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告诉他台湾人民有疑虑,希望他能够重视。

问:会议中,有没有跟中方提到台湾希望在国际社会上,多一点被认同?台湾的国际参与?

马:我刚提到两个层次,一个是民间NGO,我们有些团体参与国际组织遇到困难,我特别提到,我们的民众要参观联合国,想用护照,换参观证,都得不到,这样子使得我们的民众有很多抱怨。用这个小事情,如果没有处理好,会造成许多民众的不满。另外,我们参加国际区域经济整合,那个属于政府层次的,不希望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因为两边都参加对大家都有好处。我们一起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对大家就有好处,我们希望将来能够这样。我提到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让他知道我们很关心这个问题,不要以谁先谁后看问题,应该一起参加。

问:去年媒体专访您讲到两个地区领导人碰面,应该把九二共识,一中共表的概念稳固下来,成为超稳定架构?今天马习会有达到这目标了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马:我觉得有帮助,今天气氛很好,双方对于能够举行今天的会面,都非常肯定,认为是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个态度非常健康正面。双方坚持九二共识,也许有一些解释上的问题,但是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我觉得,不管任何一个,未来“中华民国总统”,都能用现在这样的方式,推动九二共识,我相信,我们所缔造的现状,可以维持并往前迈进。

问:习先生会谈中针对一些具体的事,有当场交代相关部门跟进,关于经贸合作和国际组织,张志军主任谈话提到亚投行,希望台湾以适当的身分加入?习近平先生有当场交代具体措施?马英九有交代相关部门跟进?有具体时间表吗?

马:有,他说,会以适当的方式,让台湾参加。像我说的非政府组织NGO,他说,只要不会形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他们都愿意考虑。我们说,不是哪个申请案,而是那一类的活动,我们都会整理出来。习先生今天说了,我们希望它,能够会落实。这是我们陆委会和相关部会,回国后,要做的功课。

问:这次您跟习先生在新加坡会面,是开创两岸关系发展新篇章,您的印象中,未来新平台,是一幅什么图景?

马:我两天前的记者会上说过,这不是为了个人或政党,而是为了台湾在未来,还能继续跟大陆互动。将来台湾的领导人与大陆的领导人应该还有机会仿造现在的情况进行。我的目的是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变成常态的平台,踏出第一步,因为像台湾与大陆关系到这个地步,两岸领导人还没会面,很奇怪。这个时候能见面,把相关问题盘点一下,很坦率交换意见,这种机会应该是属于经常性的活动,我的目的是这样。

问:“总统”这次会面两个重要性指标,包括撤除飞弹、一中各表。您跟习先生会面时提出来,但是他似乎没有接受,你觉得习先生的回应有符合您设定的要求目标吗?

马:我们这次这个议题,主要成果是把九二共识来龙去脉,我们的看法做了详细,贴近事实的铺陈,让习先生了解,习先生他讲,他注意到我在这个议题上有几十年经验,我算算差不多有27、28年经验。当初九二共识达成时,我是陆委会主委,这么多年来我都在讲,九二共识在8年以前,偏离轨道时,我到处呼吁双方同时回到九二共识。

当时大陆抓住一个中国,台湾抓住各自表述,两边差距越来越大,本来是一个可以好好发挥,一直没有发挥,一直到7年多前,我上任后把它拉回来。九二共识当然不是签订协定条约,但是容许各自解释发展空间,这不是坏事。

两岸关系60几年隔绝,现在坐在一起谈,这非常不容易,我们一步步求同存异,以前认为不可能,现在可能了,以前认为做不到,现在做到了。我上任时,没人想到我们有机会跟大陆领导人会面,原来我们希望在APEC,他们认为有问题,现在第三地,双方展现相当弹性跟务实态度,这个最重要。有了这样的态度以后,以后讨论问题就比较好讨论。

问:您刚刚在会谈中,有没有要求习先生,访问台湾?

马:什么?我啊,还没有,因为我觉得一步步来嘛。

问:92年的九二共识是两岸政府授权团体谈的,23年后是两岸领导人首次来谈,彼此有蛮大共识,为何不改称为15共识?

马:我觉得九二共识是还不错的安排,因为7年来看得很清楚,我们不能每年来一个共识,每年换一个年份,这又不是红酒。基本上我们应该维持原来九二共识,不断透过实践,赋予它新的意义,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做法。就像我们“宪法”不能天天都修,可以透过解释。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让它能够与时俱进。就像现在我们说的九二共识和23年前的九二共识,完全一样吗?你看实践的结果就知道,非常不一样。它能够引领两岸走向和平繁荣,我觉得是成功的共识,也许中间有小的落差,没关系,透过不断的协商把它弥补起来,我觉得基本上这是非常可行的东西。

问:这次您替两岸关系,搭桥铺路,您卸任前,有没有可能举办“马习二会”?

马:你走的蛮快的,我先把这次会开完,把开会状况检讨一下,追踪落实一些成果出来。尽管国家领导人不能谈很细的问题,难免会接触到一些,看这些问题有没有新进展,如果有的话我觉得是成功的。至于要不要邀请他来,我觉得一步步来,两岸关系循序渐进。马习会谈了两年了,为什么现在能够成功?我觉得与时俱进、水到渠成。

问:您见到习先生和他握手时,心情怎么样?您还特别把西装解开了?

马:我为什么要解开扣子,因为手举起来的时候,会拉得很紧,没有别的意思,那会产生误会吗?还好吧!我的感觉蛮好啊,我们两个都很用力。

问:您在任内推动许多利于两岸发展政策,有人说您的最后一块拼图,就是推动两岸领导人会面,但是您的任期,还有很长时间,两岸领导人会面不会是您最后一步,您剩下的任期里头,您觉得您还有哪些目标,必须完成?你觉得您可以做,哪些对两岸关系有益的措施和政策?

马:您说的正是我这次要开马习会很重要的目的,像货贸协议、互设机构、陆客中转等,这些我们都希望在这次会后,看到一些具体结果,为什么我任期剩6个月,还要开这种会?就是因为我的任期剩6个月,习先生任期还有7年多,台湾与大陆关系不会很快结束,都需要我们打好基础。

我们7年来一直在做打基础的工作,也创造可以让台湾大陆处于,超稳定结构的可能,这需要细心呵护,不是嘴巴讲讲,等着天上掉下来,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这7年来很辛苦,总算走出一条路来。

各位想想看全世界有没有第二个两岸关系,这样的关系?没有耶,非常复杂,有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真的是很不容易,把它慢慢都拢来,打造出这样的局面,真的要珍惜。

有一些小问题在一定有的,但是想办法克服,不要因为这样的问题,影响大方向。我参加马习会,感觉习先生也有这样的用心,希望这样程序往前走。我们看大的不要看小的,希望大方向大格局有一致看法,对台湾大陆都有利。

问:请教“总统”是否会关切,马习会成果。如果下一任“总统”,不承认九二共识,是否会影响?

马:今天双方有明显共识,这7年来双方关系能如此这般突飞猛进,让两岸关系成为66年来最稳定和平状态,主要基础就是九二共识。习先生跟我都有这样的看法。7年来的发展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九二共识怎么做到今天,当然大家对九二共识的看法不见得每一个人都满意,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它能够促成7年来的成果,就是了不起的功效。

有些外国朋友看到九二共识的内容,他们说听起来很含糊,笑说这是含混杰作。但是不管含不含混?它能解决问题最重要。就像我们来之前,在台湾举行记者会,就有媒体问,你在马习会否会提到,“中华民国”?我今天就讲啦,为什么我们不能表述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者台湾独立?这是因为“中华民国宪法”所不容许,我一个字一个字都讲了,我一点都没有忽略到,在这些立场上,我要站稳一个“中华民国总统”,应该有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