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教学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寻找史料的途径大多都是网络检索,从同行教师的课件中选用符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史料。若再“较真”一点,对教学中所使用的的每一则史料均追本溯源、判别真伪,则难度很大。在教学中,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查证某则史料的出处,却发现在网络检索时搜索结果大多都是试题与课件。这类史料就是仅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伪史料”。如果再深究一下,会发现在这类史料所标注的来源中,是很难查到真正原文的。
近期在教学备课中,先后两次在查证史料出处时遇到困难,简要记录如下。
一次是在准备试题讲评中,遇到了一道引自《朱子语类》的选择题。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 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 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在这段话中“心者,万事之原也”很容易结合到心学的主张,而这明显与学生所学朱熹的理学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网上找到了《朱子语类》的电子版。《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内容丰富,析理精密。通过对这140卷的全文检索,没有找到与之完全匹配或者相类似的话。如果电子版没有漏掉部分内容的话,就可以表明这段话并非出自《朱子语类》。那它出自哪里呢?若在百度中搜索,结果几乎全是各类考题。这可能就是仅存在与中学历史试题中的“伪史料”。(后经友人提示,该句出自张光祖《言行龟鉴》,是张光祖总结的。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中蕴含了诸多儒家经典内容,有与心学类似的也属常情。)
另一次是在准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时,从同行课件中看到了这样一则材料:
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曾有名言:“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这则材料可以很生动地表明晚晴保守派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但是因为太过“生动”,反而让我有些怀疑。于是我到网上找到了刘成禺《世载堂杂忆》的电子版。这本书以幽默的语言记述了清代的科举制的利弊清代官员奖罚制度、当时的风云人物及其表现、太平天国动乱的见解、对文化名人的讽刺以及当时的外交政策等。但是检索该书全文,完全没有关于“西班有牙”之类的任何表述。若在百度中搜索,结果也大多是教学课件,偶有游记感悟、历史杂文等。在知网中搜索,能够找到部分论文,但这些论文均未注明这句话的真正出处。
通过互联网检索,上述两则材料我在教学中是万万“不敢”使用了。当然,鉴于个人能力和条件所限,无法找到原版书籍进一步甄别真伪,仅根据网络检索就判定“伪史料”也是不负责任的。但通过这两件事,能强烈地感受到甄别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还有一类人造的“伪史料”更需要引起注意。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课中,时至今日仍能在课堂教学中看到教师在引用“雅典农民帕帕迪的一天”来设计问题、开展教学。而关于这一“虚构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界早有一番“论战”,其中丁翀的《试议中学历史想象与虚拟教学的边界——帕帕迪、王氏与张九奴形象背后的历史哲学思考》(《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5期)和夏辉辉的《历史教学中的想像与虚拟——从"雅典农民'帕帕迪'"说开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6期)两篇文章最具代表性。如果教师对此有所了解,那么至少应该在教学中做一说明:“我们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通过虚构的一位雅典农民的经历,来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而很多教师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这样的“人造史料”,很容易造成学生认知的误区。
北师大李凯教授在《史料遴选应是中学史料实证的重点》(《历史教学》2018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史料实证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一是论从史出,二是甄别史料,三是史料考据辨伪。去伪存真是史料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落地、落实需要教师围绕史料的遴选、甄别做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