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兰大附中与岷县一中的“同课异构”高效课堂交流研讨活动。此次赴岷县一中参加“同课异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提升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得知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对我来说更是一次挑战。以往教学中,面对这一课,我往往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教学内容,甚至将本单元三节课合并成一节课。既然要做公开课,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本节课了。
我深知要想讲好这节课,开发整合教学资源至关重要。在准备教学设计的这一周,我每天都在思索:本节课除了学习美术流派的背景、特点、代表作外,还有没有与历史相关的素材、内容可以挖掘的?最终我通过三条途径扩充了本课的教学资源。一是阅读了相关的专业文献,对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是观看了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找到了将西方德拉克罗瓦与中国明朝徐渭对比的片段;三是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总结了西方近代美术与文学流派的共同点。基于以上资源,我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设计了本课的四个小标题:“美术流派初印象”“赏析画作探背景”“文学美术寻共性”“中西对比思差异”。前两部分属于对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的落实,后两部分属于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考虑到学情,在后两部分内容的处理上,我尽量选择学生已学的知识,尤其是必修三的知识,以加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后两部分内容也是我觉得本节课的亮点。首先,在“文学美术寻共性”部分,设计了图示,既直观地呈现了本课知识框架,又很好地融入了文学部分的内容。其次,在“中西对比思差异”部分,在播放视频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1.中西方浪漫主义作品有何相似之处?2.中西方浪漫主义作品有何差异?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最后,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收尾,既升华了主题,也是培育“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体现。
当天下午的同课异构活动,首先听了岷县一中安如琰老师的课。安老师语言精练,表达准确,循循诱导,给人印象深刻。她的课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学生分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了各个美术流派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整堂课学生讨论热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内容。此外,她的课还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在学生讨论开始前,明确讨论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如何欣赏美术画作:从题材、手法、主题三方面入手。这样使得讨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操作性。二是知识体系构建清晰、完整,对每个美术流派的特点做了恰到好处的概括。三是拓展了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了课本以外的各美术流派重要代表作。
第二节我的课整个授课过程很顺利,学生配合得很积极,基本上按照预设完成了教学。我课前比较担心最后一个问题“中西方浪漫主义作品有何差异?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是否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但通过引导学生翻阅课本,鼓励学生大胆挑战,最终算是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两节课后,我和安老师分别进行了简短的说课。我在说课中主要介绍了自己设计这节课的主旨,就是突显本节课的历史味,力图避免将本节课上成美术鉴赏课。接着,岷县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以及宕昌一中老师就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于我的课,评课老师肯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导入部分激发学生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回应了导入部分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新颖,四个小标题设计巧妙;后两部分内容运用了历史学习常用的对比比较的方法;对各美术流派背景的介绍比较深入。同时指出了还需改进的地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不明显,仍以讲授法为主;语速过快,课堂节奏较快;并未兼顾到所有学生,有个别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
参加此次活动使我收获的很多。一方面,从安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不断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解放教师,把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高一、高二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还是略显保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潜力抱着不太放心的态度,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仍有欠缺。安老师的课担心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更深层次的问题,故仍以落实基础为主。我的课容量太大,扩展太多,担心学生难以自主完成,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回答。这一问题其实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早已出现,经过本次活动,我觉得需要进一步反思、探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