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这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中国物资紧缺,人们购物光有钱是不行的,你还得有票,大到粮、油、肉、布,小到香烟、肥皂,几乎所有供应的物品都得用票,粮票、肉票、布票、白糖票、香烟票、肥皂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票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总之,你需要什么就要什么票,缺什么就要什么票,什么物质紧张就要什么票。
粮票,1953年登台,1993年谢幕。其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流通时间之长,为世界粮食史上空前绝后,被称为“天下第一票”。那个年代粮票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那时候粮食定量供应,粮票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凭证,光有钞票没有粮票,不能够吃得上饭。没有钞票人们还可以走亲访友,但没有粮票那可是寸步难行。去外地出差办事,都要带上粮票,出兰州市得带甘肃省粮票,出省得换全国粮票。
近日在整理家里的物件时,意外发现了一些保存下来的粮票。
这是1974年发行的甘肃省粮票,面值分别为贰市两、伍市两、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经查,这一套粮票一共六张,还有壹市两的,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一套粮票可以说极具地方特色,特别是伍市两上的主图兰州中山桥和壹市斤的主图陇海铁路上的客运列车。我所缺失的壹市两的主图是刘家峡水库。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张特别的粮票:1974年壹市斤的兰州市工种补差粮票。
之所以出现工种补差粮票,是因为当时的粮票发行与生产生活实际总会出现偏差。市镇居民的口粮是按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和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分别确定本地区市镇居民的具体供应等别和每月的定量标准。定量一经确定,除了儿童年龄增长和职工工种正式変动,可及时调整外,一般是不能轻易变动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工种和劳动会临时发生变化,有的劳动强度增加,有的是工作时间长,如职工工种之间的临时调动;突击加班;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大专院校学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习;居民经国家调配参加生产建设劳动等等。这些劳动或工作上的临时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粮食的消费,再按原来的定量食用就显得不够,必须给予适当补充。补差粮就是根据职工从事的具体工种,由粮食部门或基层单位发给用粮主体购买补贴粮的一种凭证。
以上这些粮票,都离我成长的时代过于久远。而与此同时,从家中翻出来的,还有标有“一九五三”、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分钱、二分钱纸币。其实这并不真的是1953年发行的,而是80年代印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铝材曾出现短时间供应紧张,导致铝分币生产受限。为了缓解分币供应的不足,中国人民银行使用1953年分币的印版,再次印制发行了纸分币。为了与五十年代的原版相区别,票面没有印数字编号,只有三个罗马冠字。
关于这些纸币的故事,我倒是印象颇为深刻。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住在爸爸所在的单位,家里刚刚搬上楼房,做饭使用的是液化气,但是热水却不是自家烧,而是拿着暖水瓶去附近的一家锅炉房里打热水。其实这个做法住平房时应该就有了,只不过我上小学后逐渐开始亲自承担打开水的任务,才印象较为深刻。当时一壶水就是一分钱,用的都是这样的纸币。后来附近其他住宅区、单位的锅炉房都不流行一分钱纸币了,而爸爸单位的锅炉房依然在流通使用。
当时虽然年幼,但我毕竟也是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一分钱纸币潜在的价值。于是经常是将一分钱、两分钱的纸币留下来,付款的时候用一角纸币或一分硬币,就这样积攒了不少。
方寸票证看似朴素无华,却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的深广内涵。它是一支弥漫着如烟岁月的牧歌,是一枚写满了苦乐年华的名片,经历了新中国票证从流通领域到收藏领域的全过程,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