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初衷
关于九品中正制,高中历史人教版旧教材仅仅提到“依靠门第”,统编新教材则有较大变化,指出“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这样的重大变化要求教师必须对从察举制到就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察举制仅仅是考察举荐,那具体做什么官是由谁、由何种办法来决定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必然会导致贵族把持,为何还能够实行下去?这三种不同标准的选官制度究竟是相对独立还是互有关联?带要回答这些问题,宫崎市定的《九品官人法研究·科学前史》以及《科举史》一定是必读书目。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知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诸多领域皆有独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九品官人法这一贯穿魏晋南北朝、下迄隋唐的选官制度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该制度在300多年间的发展、演变,揭示九品官人法与传统所认为的“九品中正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并以此为线索,将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职官制度与门阀制度整合在一起,深刻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我所读的版本大象出版社2020年出的版本,由王丹翻译,并作为汗青堂系列第47本著作。很多读者可能不会想到,这本书实际上成书于1956年,至今已经65年了。一本学术著作经过半个多世纪之后,不但依然广为流传,甚至还超过出版当初,历久弥新,成为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必读之作,这在学术界并不多见。所以值得一读!
最大收获
阅读本书,并结合宫崎市定的另一本著作《科举史》,基本上解决了教学中关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有关的困惑。
1.九品中正制最早称为“九品官人法”,“九品”并非是很多人所理解的“上中下”,而是一至九品,并根据一定规则与一至九品的官品对应。九品官人法的初衷是摆脱门阀、根据才德选官,但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贵族化。
2.汉代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与隋朝的科举制是紧密关联的。具体体现在:
①三者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彼此继承。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属于地方举荐,但九品中正制运行的过程中,裁定乡品的权力越来越向中央集中(最初设置的是郡中正,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自治色彩浓重,而魏朝末期设立了州中正,州有着浓厚的中央驻外机构色彩),而科举制的实施正是这一趋势的最终结果。
②汉代除了举孝廉之外也有临时寻求人才的办法,相当于后世的制科。魏晋亦多次设贤良科、方正科、直言科等。故有人说,科举制度源于汉,兴于隋,盛于唐,成于宋。
③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之下,地方举荐到中央的人才也会通过考试决定是否录用,只不过归根到底是基于地方官的推荐,而科举制是候选人自愿参加考试。
内容解读
本书作为学术专著,对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研究颇为详细,这里仅就重要的一些观点做一梳理。
1.孝廉制度始于西汉并逐渐兴盛,至东汉时制度健全。地方郡国推荐而来的孝廉大多来自地方太守从郡的居民中招聘任命的僚属(掾史),同时也会选拔势力强大的豪族子弟以备非常之时的倚赖。当地豪族开始被世袭地任用为郡的掾史(右职),逐渐变身为从事学问的知识阶级,形成中央官僚的预备军,这种官僚化的豪族被特别地称为“右族”,亦是“清流”。而错失右族化时机,凭其财力通过贿赂和投机,或利用外戚宦官当政由旁门左道挤进正途,则为“浊流”。曹操是宦官养子,本来是从浊流中涌现出的风云人物。
2.“九品中正”的叫法是从宋代开始普及的,而更早的文献中均称为“九品官人之法”,其字面意思是根据九品录用人员为官。大致内容为在地方郡国各设中正一职,中正参考乡里的评判,将管辖区域内的人物定为一品至九品的等级,上报政府,政府再按照这个上报的品级任命官员。这里的“九品”是中正所下达的点评,即所谓的“乡品”。而曹魏时代恰好出现了一品到九品的官品(汉代使用的是俸秩等级)。因此,在官职分为九品的前提下,地方中正也相应地采取了九品的评定方式。但是,中正评定的“乡品”不会直接成为“官品”(即乡品获得二品的人不会直接被任命为二品官员),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转化(如曹魏时期乡品二品的首次任官为六品官)。
3.九品官人法最初由魏国尚书陈群献计提出,是为了在汉魏革命已经可以预见之际,将东汉朝廷灭亡后的东汉官吏方便地纳入曹魏政权中而设计的权宜之法。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审查官吏的资格,尤其是审查那些汉魏革命后希望在曹魏任官的原东汉官吏的资格。但是审查如果完全由魏国来做,必然会体现魏国意志而被指责缺乏公平,故将审查资格委任于原籍地,由此产生了郡国的中正。
4.九品官人法最初作为曹魏吸纳东汉官吏的权宜之计,是以现任官为资格审查对象。而随着其成为一项长期存续的制度,对象也逐渐变为以新任官员为主。
5.九品官人法原本为纯粹的官僚性质,其目的在于摆脱门阀而根据个人才德将合适的人才选拔至合适的官位上。而汉代以来社会基础雄厚的贵族主义很快就将这一制度变为贵族性质。可以说九品官人法从一开始就隐藏着贵族化的风险。例如曹魏时期依然留存着汉代的任子制度,即父亲所获得的地位会以某种形式传给儿子,但儿子是“降级”获得父亲的地位的。
6.郡国的中正原本隶属于中央的司徒,与尚书分属不同的系统。中正决定乡品之后,需要获得司徒府的认可。而尚书负责官吏实际的任免。由于司徒府不能干涉吏部的人事,最终仅能发放任官资格,结果掌握人事实权的吏部自然强势。司徒、中正则逐渐有名无实。
7.西晋时代的中正以贵族方式评定乡品,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形势,此为不需要中正的真正前提。一旦贵族制度确立,中正的存在就变得多余了。
8.梁武帝对学馆与试经制度的奖励,成为后世科举的重要渊源之一。梁武帝设置的学校不仅是讲学场所,更肩负着进行考试的任务,其实就是培养官员的地方。梁朝学校有国子学和五馆,国子学接收贵族子弟,五馆则专门招收寒门子弟。梁武帝不以贵族门地为尊,而以拥有贵族教养为贵的思想,与科举制度的精神有完全一致的根基。
书摘
1.魏晋以来日益显著的贵族制度,经历三百年历史,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有着不可动摇的根基。……贵族制度的优点在于根据门地大致决定登用的官位,则可杜绝这样无限制的自由竞争,防止社会发生混乱。而且从整体来看,在教养与德行方面,贵族阶级出身确实比庶民阶级出身者更胜一筹。(p24)
2.虽说南朝继承了魏晋正统,然而与南朝平行、在北方兴起的新势力,才是后来隋朝社会诞生的直接原动力。(P28)
3.(汉代)因官僚制尚未发达,所有的责任均由长官个人承担,同时给予长官很大的权限,这样的方式意味着长官个人的行动将极度自由。……制度完善的话,则个人的活动受限,只能在被允许的范围内行动。即使从正史的列传中也可看出,《史记》《汉书》的人物都个性满满非常有趣,随着时代推移,人物就变得乏味,其理由大抵在此。(p60)
4.汉代官制与曹魏以后官制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汉代的政治是三公政治,而魏以后的政治为尚书政治。(p82-83)
5.关于(寒门、寒士)实际情况仍应分为两种。第一种,身为士而门地寒者,我想称之为寒门、寒士;第二种,以庶人跻身士族,或获得等同于士的地位却反被贵族形容为寒者,我将称他们为寒人。(p203)
6.官僚制自身不断发展、吸收贵族制的优点,通过自身的贵族化,才打败了旧贵族制。唐代的官僚制度中不知不觉间出现了清浊的流品区别。……科举及任子出身者为清流,流外及视品出身的人则为非清流……将贵族主义的武器——流品取为己用,又通过科举制,把比起门地贵族更具贵族特质的读书人纳入己方阵营,官僚制才能够完全打到贵族制。(p4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