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在整体上延续了2018年的风格,试卷结构相对稳定,注重将历史元素与政治、地理、经济、文学等元素相结合,多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并突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人文精神与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侧重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发挥引导高中历史教学、助推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充分体现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历年高考《考试大纲》公布后,处于备考期的高三师生往往更关注于考试范围及要求的变化。而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颁布后,我们发现仅有的两处变化均位于《考试大纲》开篇的前两段,一是将考核依据的表述从2018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制定”;二是在考察目标的表述中增加了“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两处变化,突出的关键词是“思想道德”与“素质素养”(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精神素养),而在2019年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中,有多道题目是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而设计的。

如26题通过程颢的一首诗来考查宋明理学,“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显然是对科学、人文素养的渗透;29题通过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材料,考查“爱国觉悟”;32题摒弃了以往针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这两个高频考点的考查,直接考查了古希腊“人文精神”,正确答案C选项的“人”大概是近几年来高考历史选择题字数最少的一项正确答案;42题以“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角度认识历史,更是鲜明地将科学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素养的考查相结合。46题通过二战期间中国战区设立的材料,渗透“家国情怀”。

因此,抓住考纲的细微变化,深入理解考纲的内涵,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意义非凡。

二、进一步突出历史对现实的关照

高考不刻意迎合热点,但也不刻意回避热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的特点。而2019年高考全国2卷更是进一步突出了历史对现实的关照。语文作文题围绕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2019年重大纪念事件要求学生完成应用文写作,成功地让历史教师押中了语文作文题。其实,在文综历史试卷中,依然有大量紧扣时事热点而设计的题目。

如24题以秦国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作用为材料进行考查,突显“伟大工程”;29题以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为材料进行考查,紧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热点;31题以1979至1981年农村经济改革为材料进行考查,呼应“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点;34题考查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这与法国大革命爆发230周年有紧密关联(世界史方面法国史连续多年都有考查);41题关于清代海关关税变化与新中国1950年海关关税调整的问题,暗含对当下“中美贸易战”“对外开放”等热点问题的反思。

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以时政热点、周年纪念事件为切口,多角度分析历史,仍是不失为一种好做法。

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

2019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偏、冷、怪”的情况出现,依然是主干知识、考频考点,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重大现象。以选择题为例,涉及的知识点具体包括汉代思想文化、宋明理学、明清商业、维新变法、五四运动、解放战争、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法国大革命、苏联经济建设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选修部分,分别以明治维新(改革)、二战期间中国战区(战争)、司马相如(人物)为内容进行考查,这三道选做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也是近几年来高考选修三道题目与考生所学联系最为紧密的。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中所提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类关键能力以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全国2卷试题的各个题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第41题以中国的海关关税税率演变设计问题,考生需要说明历史现象,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历史学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展示考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

因此,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主干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四、稳定中包含适度创新,打破惯例考查应变能力

2019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历史的41题遵循了近几年来全国2卷41题的命题规律,即围绕专题的中国史纵向考查与中外关联历史的横向考查交替进行。如2016年41题横向考查全球移民与中国移民,2017年41题纵向考查清朝与新中国的矿业政策,2018年41题横向考查中国和美国的大豆种植利用。2019年纵向考查清朝与新中国的海关关税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历史试题结构在41题上依然有变化。2018年全国1、2、3卷的41题均设计了三小问,本以为这将会是一种趋势,结果2019年全国1、2、3卷的41题又均回到了两小问的结构。

更需要关注的是,2019年全国3卷文综学科题号再次发生变化,政治由之前的38、39、40题改为38、39题。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综试题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将政治的38、39两道非选择题改为38、39、40三道,导致历史、地理的非选择题题号均随之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在稳定了两年后,今年全国3卷再次改回,而全国1、2卷均未发生变化。

关于以上变化的理解,可以借用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针对数学试卷变化所做出的回答:“在整体平稳基础上,对主观题的设计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主观题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进行动态设计,打破了过去压轴题的惯例。这些改革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对重点内容的考查,在整体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前提下,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都可以进行调整和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同时有助于破解僵化的应试教育。”

高考文综历史42题一向是新题型的试验田,今年也不例外。2019年全国2卷文综历史42题最大的变化在于进一步突出了对考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大势的考查,综合性更强,学术性更突出。虽然近几年来全国2卷42题题型始终在变,但对考生综合能力和学术能力的考查要求其实在不断降低。如2015年节假日变化、2016年鉴真玄奘、2017年钟表的演变、2018年近代企业发展的启示,考查的都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内容相关问题的论证,极少涉及对历史的宏观认识和学术界热议问题的讨论。2019年全国2卷42题关于历史“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考查,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12年全国2卷42题关于中国近代史“冲击——反应”模式评析的考查。

因此,在稳中求变的趋势下,应当进一步加强考生的应变能力,提升考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注重从宏观角度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