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班会课,我班邀请了我校心理教师童老师带大家进行户外活动。童老师是我校前年新进的专职心理教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是学生最期待、最受欢迎的。我也曾听过她的课,由于课堂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效果非常好。美国教育界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读了,我懂了;我用了,我会了。”学生参与体验,往往会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新课程正在全面推进的今天,这种观念应当被教师接纳并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全程参与了上周的班会课。童老师先让大家围成一个圈,然后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安排每位学生走到圈子中央,然后由围绕在四周的所有同学依次对他说一句:“我欣赏你,因为你……”要讲出欣赏他的原因,赞美他的优点。在赞美对方的过程中,双方目光要对视。我第一个被请上了圈子中央。学生依次对我说:“我欣赏你,因为你很……”有人说我认真,有人说我敬业,有人说我帅,有人说我专一……我一下子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温暖和感动。61个学生评价完我后,童老师让我发表听完学生赞美后的感想。我一时还沉浸在那种温暖和感动中,于是很真诚地向学生表达了我的感动和谢意。

心理课之我欣赏你

我们又依次对站上圈子中央的其他同学进行了赞美。从被赞美的学生的脸上,我看到了他们的幸福、感动和自信。也许这就是这节课所带给被赞美者的感受吧。童老师在班会课临近结束时说:“开学时会说我欣赏你,因为你白,因为你个子高,因为你黑,甚至大多是吐槽,把缺点当优点说,纠正后冥思苦想不知道人家有什么值得自己欣赏的。现在大多都是从性格,发自肺腑地感受过被欣赏同学的内心后的表达。从比较敷衍的外在美过渡到真实令人信服的内在美,说明我们确实真实地感受了每一位同学,真诚地对待别人,就能被别人真诚对待。”这段话让本节班会课有种锦上添花的感觉,相信也让所有参与者感慨颇多。

在当天晚上,我看到有学生在QQ空间里写道:“今天心理课我真的很感动,当老师要求看着对方的眼睛时,我突然觉得你们所有人说的都是最真的话,非常感动,谢谢大家!”的确,我们不应该吝啬自己对别人的欣赏,欣赏别人对你来说也许只是一种表达,但当你体会到同时被很多人一起欣赏时的那种自信和感动,满满的正能量。对被欣赏者来说,有人欣赏你的一些优良品格和美好的素养,也许你自己都没发现。当你看着别人的时候,从别人的眼睛里传递的欣赏通过言语表达出来,会让你发现你原本没发现的自己闪光的那一面,也会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

心理课之赞美对方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期待他人的赞美,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被别人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被别人认可。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被试者分为四组,在诱因不同的4种情况下分别完成任务。第一组是表扬组,每次工作之后就给予表扬与鼓励;第二组是受训组,每次工作之后就对其严加训斥;第三组是被忽视组,不对其进行评价,只让他们静听别的两组受表扬与挨批评;第四组是控制组,让他们和前三组隔离,不给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表扬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而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因此,赞美能够让人找到信心,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这种欣赏别人的意识和被别人欣赏的感受,对于班集体的团结和凝聚力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本节班会上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我班今年新转来一名学生小张,他对班级其他同学还不是很熟悉,尚未很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在今天的活动中,轮到小张赞美其他同学时,他总是在选择沉默或回避,他坐的位置也稍微脱离了大家围成的圈子。童老师看到这个情况后,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引导小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其他同学,让小张说出对于其他同学的第一印象,即使是外表也行。渐渐地小张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其次,童老师提前把小张叫到圈子中央,让其他同学向小张表达欣赏与赞美。从其他同学的话语中,我感觉到他们对于小张已经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这种对于细节的观察、把控和处理,我觉得童老师做得非常到位。相信小张经过这次班会课,也能更有勇气去积极认识其他同学。

这是我和十班的孩子们第一次参与会心团体这种形式的活动。会心团体的原则便是从“以个人为中心”发展而来的“以团体为中心”。会心团体咨询中成员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参加者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抑地揭示自己最核心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这种形式带给每位参与者的体验是非常难忘的。我也越发觉得心理学运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前我翻阅过华东师大迟毓凯教授的《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学智慧》,就有类似的感受。看来今后我在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上应该要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