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片开播 首日药家鑫被杀
唯一即拍即播灾难大片《高考》将于六月七日上午九点全国同步上映。国家教育部耗巨资亲情打造,直接无视广电审批,全国百万演员聚集,更有全国各大教育巨星鼎立加盟!一笔一人命,是天不恕人,还是人心叵测?敬请关注六月七日国产惊悚悬疑伦理灾难大片——《高考》!
在高考前一周,这张海报在微博上广为流传。果不其然,在高考第一天剧情就直入惊悚环节,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这条新闻上了BBC的头条,可见其影响力之大。药家鑫的死,让无数喊着要找天理的人大声叫好,“活该”“爽”之类的字眼在微博上处处可见。当然也有不少人看到了药家鑫父亲发的一系列微博,从开始的无名之火逐渐转化为对药父母深深的同情。关于药家鑫之死的网友大讨论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个人不懂法,对于药家鑫一案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所以对于药家鑫的量刑是否妥当没有任何发言权。只是我觉得,法外因素严重干扰了审判的正常进行,在一审之前药家鑫就已经陷入了非死不可的局面。如果药家鑫不死,权贵阶层或许将无法抑制下层民众的不满,或许将使得药家鑫一案陷入泥潭。而能够让民愤得以平息,让药家鑫一案快速结案,唯有给药家鑫一死。药家鑫一案,已经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犯罪案件,它的背后承载了太多东西。药家鑫并不仅仅是死在了法律面前,也死在了这个畸形的社会舆论中。
被告药家鑫的辩护律师路钢在二审法庭辩护时指出,药家鑫案原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在整个案件审判过程中却有“个别人”存在利用媒体歪曲事实、企图将案件复杂化、妖魔化,将严肃的审判活动庸俗化的行为,认为“司法程序受到了严重干扰,使该案审判极不公正”。这段话也许有点偏激,但至少有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在审判开始前法院就已经受到了下有社会民众、上有党政机关的多重压力。这时候,审判过程就不可能完全依量刑了,这场案件的审判结果也就顺应了大多数民众的意愿,药家鑫的行为就被定为“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属罪行极其严重”。
因此我并不是赞成或者反对药家鑫被判死刑,我只是反对用社会舆论或者高层指示等法外因素来干扰审判的公正性。判一名罪犯死刑容易,但是要改造一名罪犯很难。我们的社会很愿意选择前者,通过死刑来体验所谓天理、公理的真正存在,但却无法拥有能够接纳一名罪大恶极的人的勇气和能力,不敢去尝试将其引入正途。
当然,药家鑫的犯罪行为也许足以使他获得死刑。但药家鑫一案及前后的网络热议影射出来的是这个社会的教育、价值观以及包容性问题。受伤的只有两家,其他的都是看官,或鼓掌,或深思,或笑笑而过,或从不关注过。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呢?第一是舆论,第二是网络,还有就是人们对司法环境的不满意、不信任所导致的法律信仰粉碎而带来的仇恨与看客心理。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研究如何改变制造这起悲剧的土壤,以避免同类不幸再度发生,而不是一面倒的讨论杀与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