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能够成为成都市武侯区“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聘任导师,并代表导师发言,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我来自云南省曲靖一中,是一名真正的一线教师。我深知作为一线教师的艰辛,在重体力劳动和重脑力劳动的双重压力下,我也曾经历着只顾拉车、无暇看路的劳累,也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茫然失措,徘徊犹豫。就在心有不甘却找不到出口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培训。当时并不十分清楚这个“工程”启动到我,会对我发生怎样的作用。培训中,专家、教授们的讲座,为我打开了一道道视窗,让我看到了窗外的世界,触摸到了时代的脉动。听讲座之余,我埋头扎进书堆,开始了大量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前后一年的培训和实践,竟然成了我人生中重要的驿站,我突破了自己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个发展瓶颈,开始走向深厚和成熟

今天,看到老师们有如此机遇参加“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令我十分羡慕。想起自己当年的参加培训的情境,想起自己漫长而曲折的成长经历,我感慨万千。作为导师代表,在开班仪式上,我要和老师们分享的主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阅读”

如果你要问我,教书到一定阶段,影响自己发展的瓶颈究竟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是,欠缺支撑他远行的力量

教师远行的力量是什么?在我以为有三个方面,那就是:人文情怀,思想底蕴,教育理念

这个支撑教师远行的力量从哪里来?一个重要的渠道便是阅读。

我所热爱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表达他自己以及他的学校对读书的认识:“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是的,一个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自我经验,那么,他的经验再丰富,也不能形成专业上升的自觉,相反,经验容易让一个人走向技术主义,匠气十足。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有一句名言,“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其实,教师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阅读是一种积淀,积淀有多深,行程就有多远。我们倡导读书,读修炼内功的书,以丰富学养,积淀底蕴;读学科建构的书,以提升自我驾驭课程、教材、方法、技能的水平;读教育理论的书,以寻找路标,矫正方向。

一线教师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可以直接搬用的方法和技巧,而抗拒理论,觉得那些并不实用。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抗拒理论。要突破教师发展的瓶颈,应该且必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航标。阅读,是构建“一线学术”的重要渠道,没有阅读,只能在低层次水平转圈,难以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的工作是繁重、平凡而琐碎的。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重复单调的工作便形同劳役,暗无天日要有路标,要有灯,否则,迷失的教育,是对自己、学生生命的最大残害!如果不是在做教育,不是在做真正的教育,付出再多都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做得越多,越是对教育的伤害。

我们必须学会想方设法把自己从无意义的琐碎中解脱出来,解放自己,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自我提升上。当你积淀更深厚、视野更开阔的时候,自然有了更多的教育智慧,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自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二个关键词是“反思”

我所说的“反思”,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学科理论与课程方法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课堂直至每一个教学细节,提升教学能力。另一个我们在所阅读的教育经典的启发引导下,对我们的教育现实和自我的教育行为的一种反观、体察,甚至质疑、思考,最后有所觉悟和改进

第一个层面的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技能的有效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学科建构及教学案例方面的阅读,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细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对”与“不对”,“好”与“不好”,“这样”还是“那样”,“可行”还是“不可行”,“有效”还是“无效”,然后形成学科教学的自觉和专业的提升。

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两个层面的反思都经历过,并且也一直在持续着。我甚至感觉,第二个层面的反思,在我犹如一种刮骨的疼痛。十年前,当我大量阅读书籍的时候,也阅读着自己的过往。回看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自以为一直走在前列的自己,许多做法竟然离真正的教育相距甚远,许多日子,其实是不堪回首的挣扎与煎熬。所幸的是,这样深陷泥潭的日子,我没有让它一直持续,在阅读与网络冲击中,我开始在反思中突围。我开始质疑司空见惯的一切,开始思考关于自己、关于教师职业的问题,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感受到蜕变的疼痛与喜悦,在疼痛中更加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终于在疼痛中走向自新。慢慢地,我的思想里,不再把自己看成是钳制学生的工具和力量。我开始对自己明确要求:抛弃骨子里的专横和“驯兽”意识。我开始学会冷静地宽容地为学生着想。我开始发自内心地对自己说:把每一个孩子当成教育的全部。我开始修正自己追求的目标:做一个“大气”的教育者。

经历一场又一场反思与解剖之后,我终于懂得,反思不是把自己的伤疤揭开来,而是把蒙在心上的黑布撕开;反思不是曝露自己丑陋的难堪,而是敢于格式化的清醒和勇敢。历经刮骨的疼痛之后,我们获得的,是新生。

第三个关键词是“实践”

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强调阅读,更强调实践。读的认真,是为了内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不止于读;读得用心,为的是惠及到学校、课堂甚至每一个孩子,而不止于感慨。

我们重视实践,但更重视有理论指导的实践。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老师们的试验田。他曾在笔记中写道:“我竭力做到居于我这个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他动用一切力量,实践、探索、总结教育规律,“做到使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在实现教育思想”。他以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一个集体,他以他的身体力行带动着一个集体,他以他对老师们的深入了解、理解、扶持、欣赏,凝聚着一个集体,形成集体的教育信念。

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事业。未来教育美好的愿景,靠的是每一个具体的教育者每一个具体、细致的教育行为来达成。作为一线教师,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理由,就是我拥有课堂。对于我而言,课堂一直是一块承载希望的试验田,每一届,带着新的期待去播种,用每一个朝夕晨昏的日子历练生命,培植思想。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那些清晰的目标和追寻,都透射到课堂上,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也是伴随年轻的生命一起成长的见证。在我的试验田里,总在改变着什么,遥望着什么,期待着什么,这使我的教育生活从来没有丧失过生机,从来没有凋谢过信念。

生命是新的,课堂就不会陈旧。拥有试验田的日子,就拥有了饱满颗粒的期待,这份期待,将我们的教育之路延伸到洒满阳光的远方。

第四个关键词是“研究”

教学研究并不神秘,也并非高不可攀。我曾撰文呼吁重视并建立“一线学术”,所谓“一线学术”,就是一线教师植根实践的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研究更多的是一种提炼。想办法让孩子变好,想办法把课教好,想办法解决教学问题,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这许多的“想办法”,其实都是研究。寻找好的问题解决思路,寻找好的教学切入方式,寻找好的课堂组织形式,达成好的课堂生成效果,总结好的学习指导策略,使用施好的教学辅助手段,无一不是教学研究。

一线教师的研究,最可贵的是植根现实,植根课堂,植根教学行为与教学问题,在实践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解惑,在解惑中提升。“问题”的来源,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亦可是本校、本地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是时代性的普遍问题。弊病所在,便是问题所在。为“问题”而研究,才是真研究

教师群体中,那些令我们敬佩的研究者之所以卓有建树,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对常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的弊病,能保有敏感的洞察,有改变的愿望,并肯为之付出心血加以剖析探求,付诸行动探索实践。

研究需要承受艰辛和磨折,需要抵御外界侵袭与诱惑的内力,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需要经受漫长历练的耐心。每一个植根一线而卓有成就的研究者,无不饱尝“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历练。

第五个关键词是“积累”

积累就是做有心人,善于记录,善于保存,在此基础之上,再善于挖掘提炼,这就是很好的研究成果了。

记得十年前,在教育网站“教育在线”里,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先生曾发过这样一个“成功保险公司”的帖子: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济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赔百。

这个有趣的帖子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思考,它揭示了勤于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作用。我自己也在这个成功保险公司的感召下坚持写教育随笔。我的经验是:一读,二做,三思,四写。读是吸纳,做是实践,思是提炼,写是输出。“写”的成功,要靠“读”的深度,更要靠“做”的精彩。

今天,十年过去了,我亲眼见证着一大批人成长起来,成为全国各个地各个学科的新锐名师。而且,我坚决地认为,这样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名师,对于中国教育,是一种更为稀缺的“宝贝”。

结束了五个关键词的分享,我想说一说我对“未来教育家”的理解。在我认为,未来教育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

他是一个博览群书、学养深厚的人,但绝不是高居象牙之塔只会掉书袋的书呆子。
他是一个植根一线、有理论建树的人,但绝不是空头理论家。他从事的应该是陶行知、晏阳初们未竟的事业。
他是一个勤苦实干、不尚空谈的人。他深深懂得,爱一个孩子,比热切地说“我热爱教育”要艰难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他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他能看到教育积重难返的沉疴,却从不会因为艰难而放弃作为教育者的良知。
他是一个遥望未来的人,虽然现实是圆满与缺憾并存的所在,他却始终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不断点燃自己创造的火花。

“我们希望有怎样的世界,就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家”的使命,路途漫漫,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