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那些事儿(二)
从学校的角度,他们是不希望我们违约,不希望我们跨省的,而更多是希望我们去生源所在地的偏远地区从事中小学教育。大家都知道,首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大批违约的行为或者跨省的行为,那这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对外公布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时会比较尴尬,更重要的是后面还有08级、09级和10级的免费师范生,最重要的是如果07级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不顺利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到明年的招生工作。第一年不能乱,绝对不能乱。如果大家去了比较偏远的地区,那对舆论可有的说了:“看看我们培养的学生,多有崇高的理想,多有为社会、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学校的目的很明确,安安全全把我们送回到生源所在地,然后就能安全的向上级部门交差了。其实这六所院校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去支持免费师范生教育呢,显然不是。看看各大学BBS上针对免费师范生的言论就很明了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对六所部属院校来说甚至变成了灾难,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以前对外宣传时可以骄傲的说培养了多少高端人才,而今后他们只能说培养了多少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这该是多么尴尬的事啊~
再次回到聚会现场,有人觉得明天的座谈会可能是因为前几天有甘肃籍免费师范生接受了某记者采访,谈了点不太和谐的话。我也觉得这个可能性比较大。现摘录当时的报道如下:
来自甘肃的一名免费师范生表示,自己对就业学校并没有过多要求,“一般的高中就行,省重点的要求比较高,现在自己刚工作,他们不要本科生,只要硕士毕业生”。这名同学表示不敢违约,“根据最初的协议,4万多元的培养费,加上违约金要赔7万多元,还要记入诚信档案,不敢随便违约”。
另一名来自甘肃的免费师范生认为,目前针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与之前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初衷相差甚远,“刚来时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现在不要说提高免费师范生待遇了,连就业都是个问题了。”这名同学承认,甘肃缺教师的地方多在边远的小山沟,自己确实不想到那里工作,“做老师我不后悔,但填报免费师范生确实有点后悔。”——《新京报》
这两个师范生一看就是去打酱油的,当天的招聘会根本没有甘肃的学校来。这个报道中有句话确实很给力:现在不要说提高免费师范生待遇了,连就业都是个问题了。要知道,你现在去百度谷歌搜“免费师范生”,所有的就业方面的报告全营造的一幅和谐的画面,什么“受热捧”“100%就业”“形势好过去年”“优先安排”等,如果大家看到这篇报道中的这句大实话,估计真的就要在免费师范生就业的问题上画个大问号了。
聚会现场大家聊的不亦乐乎,我坐在角落里静静的看着这一群可怜的孩子,内心此起彼伏,感慨万千。当初大家都是因为报志愿的时候为了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填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提前批,又都是迫不得已签署了免费师范生协议。(请各位看官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当时提前批被录取之后,如果你不签协议,意味着你就无法再去其他大学,只能补习一年再高考。可是当时被提前批录取的又都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谁会愿意浪费一年的时间只为了再一次的高考?这种情况下除了签协议先上大学,还能怎么选择?)我们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放弃了为自己人生再博一次的机会,就只为了完成免费师范生的使命,但是如今我们又聚在这里为自己的就业问题头疼。我们曾经被热捧,曾经被鄙视,而现在都没有一个合理的政策来让这个政策顺利执行下去。免费师范生协议,从它被三方签字开始就注定了不公平,到如今政府可以随意协议中的内容,而师范生只能被动的等待政府,等待社会给出关于这个协议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既然国家下决心要搞这个事,又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为什么就在免费师范生就业的问题上开始徘徊,开始犹豫,究竟我们都在等什么?
聚会结束后我还在不断的分析着大家的一些发言。我越来越想摆脱身上的束缚,哪怕最后我落得身无分文。我接受这个社会的一切潜规则,但是不接受自己随遇而安的想法,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得:人生是要自己去努力打拼的,别指望任何人,什么都靠不住,包括政策。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欲知明天免费师范生座谈会的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