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籍免费师范生求职主题分享会
今晚参加了寸草春晖社举办的“启航师声——求职主题分享会”甘肃场,和师弟师妹们就甘肃省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交流,分享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本来是计划讲半个小时,但是一说起自己求职的艰辛之路,就很难淡定下来,东拉西扯的侃了近50分钟。虽然讲的内容不是很有条理性,但是我的确是把自己求职一路来的各种经历都给师弟师妹分享了。其中有很多话可能掺杂了不少个人情绪,没有起到让各位师弟师妹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作用,反而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迷茫,对在甘肃就业更加担心。但我觉得这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连最惨的遭遇都听说过的话,当他们进入毕业季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时应该会更加坦然。
为了避免自己大脑短路,我提前准备了PPT,标题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一直觉得这句话用在免费师范生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我列举了各大媒体对甘肃省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报道,每次看到这些文字都会让我无比愤慨。“师范生为何不愿去农村任教”“甘肃省首次举办免费师范生就业专场双选会 僧多肉少”“甘肃双选会遇冷 免费师范生在城乡之间纠结未来”“免费师范生不愿回乡背后的教育沦丧”,种种观点迥异的报道完全误导了外界对于甘肃免费师范生就业情况的认识,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我们经历过的人最明了。
我引用了中国新闻网报道中的一段话:“面对返乡就业,甘肃籍首届免费师范生把‘天平’放在实现个人价值上,他们或为了回报家乡,放弃位于兰州市的高校的邀请决意回家乡;或为更好实现价值,选择离开家乡,独身一人在外地任教。”这位记者还真是纯洁,居然把我们想的这么高尚。其实,招聘会当天大家都是抱着在兰州或者其他市区重点中学的希望去的,但是这些学校提供给免费师范生的岗位少的可怜。没有哪个学生会傻到放弃位于兰州市的高校邀请决意回家乡,只是根本不会有兰州市的学校来邀请免费师范生,都是免费师范生挤破头在竞争兰州市各中学的岗位。很多学生实在没办法签兰州的学校,才被迫回到自己的家乡。免费师范生你伤不起,真的。
我就《甘肃省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核心内容和大家一起进行了研读。《意见》指出,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我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或中小学师资紧缺地区任教。我觉得这是甘肃省唯一认真落实的,真的是在鼓励免费师范生去贫困地区任教,所以才会出现双选会上极少有兰州学校来招聘的情况。等大家差不多都被迫签到偏远贫困地区后,兰州市教育局才出面说兰州市还有很大的教师需求,但这种类似马后炮的做法有什么意义呢?《意见》又指出,省、市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补充教师时,首先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至少在兰州市情况是相反的,免费师范生几乎很难进入省市州级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意见》还指出,全力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安排、编制落实和核准、经费保障、人事管理等有关具体工作,努力形成全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可是我的工作迟迟没有定下来,不就是因为全省上下根本米有任何联动的工作机制么?中学校长要签,省教育厅师范生处说能签,人事处说不能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谁也无法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谁也不会告诉我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在谈了免费师范生在甘肃就业的整体形势后,我主要分享了一下自己从2010年9月开始踏入求职之路至今点点滴滴的感受。我把所有我能想到的经验、教训都一一给师弟师妹说了,这次我也真的没有任何保留。我悲壮的告诉他们,违约或者脱产读研等事不要急着想,由我们首届免费师范生来探索。不管我们结局怎样,你们都可以从我们身上或多或少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整个交流过程中我也多次试图吐槽,有一次居然冒出了“不时刻准备违约的免费师范生不是好免费师范生”的话,其实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很给力的,只有你随时准备违约,你才能对自己有更高标准的要求,才会为自己的将来进行认真的规划,而不是随意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政府和国家来掌控。任何人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条件都是合情合理的。请记住,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免费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