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共有四节课,四节课之间有其内在联系,而且与单元标题高度呼应。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介绍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是其产生发展的大背景,解决了儒家思想“如何产生”的问题。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介绍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过程,解决了儒家思想“如何成为主流文化”的问题。第三、四课介绍儒学的发展。任何一个思想,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有顽强的生命力。宋、明、清时代都对儒学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解决了儒家思想“如何能长期保持主流”的问题。这样,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背景——确立过程——发展”构成了一条清晰完整的线索。
“宋明理学”一向被认为是本单元的难点,其中哲学思辨化的内容更是令师生头疼。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其产生的背景,才能让学生理解其内容、内涵。首先,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教的兴盛,冲击着儒学自汉代以来确立的正统地位。那佛、道两教相比儒学有何优势?在分析该问题时,要强调:佛教探讨了人的前世、今生、来世等哲学层面的命题,给处在魏晋南北朝战乱时期的人们带来精神寄托,道教所追求的长生不老更是让统治者向往不已。佛、道有关哲学思辨化的内容是长期注重现实关怀的儒学所欠缺的。其次,汉代以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汉代儒学所构建的“三纲五常”秩序已然坍塌,如何进一步强化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推测,儒学想要进一步巩固汉代所形成的正统地位,打破隋唐“三教并行”政策给儒学造成的困境,就必须从两个角度入手进行改造:一是增加哲学思辨化的内容,弥补其自身的理论缺陷。二是通过某种理论或手段进一步强化伦理纲常,彰显儒家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优势。由此对照宋明理学的内容,不难发现,宋明理学家所提的主张恰恰是就此两个角度做出的回应。一是提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气”,二是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在本单元第二、三、四课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思路:先分析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尝试推测出接下来儒学“可能会”做出如何改变。接下来每了解一个思想主张,就回看一次背景,看看这一思想主张是如何解决背景里出现的问题的。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中,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为何批判了儒学却使得儒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样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一、春秋战国时的儒学(即孔孟之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有其不同的内涵,时代越往后,离孔孟之学越远。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批判的正是后代被改造后的儒学(主要是宋明理学),而非孔孟时代的儒学。二、他们所批判的内容恰恰是儒学在当时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部分,同时也为儒学注入了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又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如批判君主专制,是针对“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这一背景提出的,明清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是民主化、法制化,因此当时加强君主专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应当进行批判。(秦汉、唐宋时期,封建社会还处在上升、繁荣时期,强化专制并未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在汉代儒学、宋明理学中有关于强化君权的内容,而非批判。)再例如王夫之的唯物思想,是针对“宋明理学的束缚、理学日益走向极端”这一背景提出的(理学属于唯心主义)。而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又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的发展需要不符,应当进行批判。
当通过四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一个思想的与时俱进和所处时代背景的互动关系,就能举一反三,思考解决所有类似问题了。此外,本单元教学中,还要不断渗透一个思维方法:某个思想在某个时代的地位如何,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即思想自身的发展、统治者的态度、思想与时代发展需要或潮流是否相符。无论是汉代儒学、宋明理学还是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其主流地位是否稳固,都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掌握了这一原理,古今中外所有思想史中的相关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本文仅为记录个人教学中的所想所悟,部分观点未经查证,如有错误之处,恳请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