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学校安排我带领我班两名学生,代表我校去参加兰州大学毛泽东与中国梦——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我选择班上普通话比较好的张澍宁和文笔较好的王雅彤一起来完成此次任务。经过她俩起草,我和她们反复商量修改,最终形成了以下这篇发言稿。张澍宁同学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兰大相关领导的认可和好评。相信这次活动对他们的成长会带来很多收获。

弘毅不息 逐梦年华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能代表兰大附中的学子在这里发言。

兰州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梁启超曾说道:“夫有希望者,人类之所以异于禽兽,文明之所以异于野蛮,而亦豪杰之所以异于凡民者也。”人类之所以能走出蛮荒,摆脱愚昧,踏进文明,就是因为人类有了希望。希望带给了人们无限光明,点燃了生命的火光。而我们青少年,正是祖国的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国有梦。梦想,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名词。而中国梦,就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我们青少年所追求的理想之梦。追梦,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话题,而是要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将其付诸于行动。毛泽东,就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的一位追梦人。20岁那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了半年清苦的自学生活。省图书馆距他借宿的湘乡会馆有三里之远,然而每天进馆的第一个读者却是毛泽东。他借了书刊就埋头攻读,只有中午上街买饼充饥的时间,才算是一天中唯一的休息。下午,图书馆要关门时,他才最后一个离开。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越是清苦的生活,越能锻炼一个人,也越能造就一个人。

毛泽东青年时的这种坚持无一不是他实现中国梦的原因。由此可见,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梦想看似遥不可及,实则近在咫尺。有人说,未来的人才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而我们现在每天的学习,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积累自己的学识,以便将来在社会上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没有努力付出,梦想怎能成真?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干劲,还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毛泽东在18岁时,便以一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抒发了自己伟大的胸怀和志向。其实回望兰州大学和兰大附中的发展历程,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批批怀揣着中国梦、肩负着崇高使命并为之奋斗的青年们。

1948年8月,兰州市各中小学教师学生罢教罢课,抗议国民党甘肃省教育厅欠发四至八月份薪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兰大附中创办了《春雷》杂志,以共产党员、进步学生为主要撰稿队伍,该杂志成为了在兰州争取民主自由的摇篮和传达学生正义呼声的喉舌,极大地体现了兰大附中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西安,积极准备向甘肃进军。时任西北军政长官的马步芳,不遗余力地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镇压革命运动,抵抗人民解放军。兰州大学教师支部相继遭到破坏。兰州大学教员程万里、陈仙洲、魏郁,兰大附中教员杨怀仁,兰州大学学生焦洁如、陈敬宇、李承安不幸被捕。他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最后被国民党军警杀害。7位烈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崇高的革命信仰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百年兰大所传承的精神,不断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学子。中国梦的精彩,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梦想扎根于中国梦中,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