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是此次欧洲之行最向往的地方,没有之一。出发之前法国刚刚经历了严重的暴雨,卢浮宫因保护文物的需要曾一度关闭,幸运的是在我们游历欧洲期间,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卢浮宫重新敞开大门欢迎全世界的参观者。旅行社安排的卢浮宫参观时间为1.5小时(带中文讲解),显然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参观前一天和导游申请后,我放弃了在卢浮宫参观结束后安排的塞纳河游船项目,因此可以多参观1小时左右。两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对于卢浮宫而言,依然只能看到它的冰山一角,所以在参观前一天晚上,我查阅了大量有关卢浮宫的参观攻略,在这里尤其推荐卢浮宫官网的专题参观路线攻略。官网上设计了五条专题参观路线,分别为卢浮宫八百年悠悠岁月(3小时)、古希腊雕塑(1.5小时)、欧西里斯:古代埃及的神(1.5小时)、十七世纪的法国装饰艺术(1.5小时)、卢浮宫馆藏杰作(1.5小时)。官方攻略的优势在于不仅有重要馆藏展品的详细介绍,还有从一个展品到下一个展品具体行走的路线描述,非常适合第一次参观的游客。经过反复研究比对,我将“卢浮宫馆藏杰作”与“古代埃及的神”两条参观做了结合,力争用最短的时间看到最值得看和我最想看到的展品。

卢浮宫外景

卢浮宫外景

卢浮宫(Louvre Museum)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与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誉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它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拥有的藏品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6个门类。卢浮宫珍品众多,名声最大的莫过于卢浮宫三宝:蒙娜丽莎、米洛岛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但值得一看的绝不仅仅是这三件。其实好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为了博人眼球而炒作出来的,想当年《蒙娜丽莎》也只不过是卢浮宫里一幅普普通通的油画,一位卢浮宫的员工轻而易举就将这幅画带出了卢浮宫,其后辗转欧洲各国,两年后才被找到。至此,一幅作品有了充满传奇色彩和曲折流转的经历,成为了人们关注焦点,也就列入了卢浮宫所谓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在卢浮宫,只有这幅画陈列的保护措施最为严格,不仅给它罩上了防弹玻璃,而且参观者必须在一定的警戒线外才能观赏。其实,在整个卢浮宫参观的整个过程中,很多文物展品都令人震撼,让人感动,使人驻足。对我而言,唯独这件最具名气的展品,我却一点感觉都没有,看着身边无数高举过顶手持相机的手臂,望着那个淡淡微笑的蒙娜丽莎,我没有花时间去欣赏它,我要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更值得欣赏的展品。

在卢浮宫我着重参观了欧洲绘画和埃及文物,下面分享部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展品,埃及文物会单独写文介绍。图片均是本人所拍。

伊特鲁立亚艺术:夫妻棺材(公元前六世纪末,陶瓷)

伊特鲁立亚人是个神秘的民族,关于该民族神秘的历史留下了许多记载。虽然伊特鲁立亚语至今还是个迷,但伊特鲁立亚人古代对意大利及地中海沿岸的影响不断被重新评价。公元十世纪初,希腊人被意大利南部大片空地和伊特鲁立亚丰富的矿藏所吸引,来到该地区并改变了那里的文化格局。从希腊进口的物品、来自希腊的艺术家传播不断更新的艺术风格和技艺,逐渐陶冶出了伊特鲁立亚艺术的韵味。这种艺术虽然也受其它艺术的影响,但它是一种创新的艺术,慷慨博大,兼收并蓄,从容地表达周边民族的艺术题材及内容,并进行再创作。

伊特鲁立亚艺术:夫妻棺材

伊特鲁立亚艺术:夫妻棺材

夫妻丧葬艺术大概是伊特鲁立亚艺人才华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领域。这是一口庄严的彩色双人大棺材,它使这对温柔相依的夫妻走向永恒。他们俊美的脸上流露出和蔼的微笑。这对夫妇的手式源于小亚细亚的献香手式,肘下的垫子是两个装酒的带子,说明复活酒的作用没被遗忘。此外,妻子半卧在丈夫身旁,这证明与希腊相反,伊特鲁立亚女人与男人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世界上最早、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碑(公元前18世纪,玄武岩)

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歌里有句歌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到了卢浮宫,这座石碑也算是我的执念了。原以为是个很热门的文物,没想到走了很多曲折的路后,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区域找到了这座石碑。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9世纪初在巴比伦建立的阿莫里特王朝的第六代国王。他把小镇巴比伦改造成了繁华的都市,其权力范围覆盖了整个梅坡塔米地区。但他的姓名之所以流传至今,归因于他的著名法典。该法典刻在数块石碑上,卢浮宫拥有最完整的一块。石碑材料为漂亮的黑玄武岩,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浅浮雕描述国王与神见面的情景。从神肩上喷射的火焰可以判断他是主管正义的太阳神。下面铭刻着一篇篇幅很长、字迹极为娟秀的文章。它既是一个法典,又是一篇巴比伦古代文学作品,后来被大量抄录。

汉谟拉比法典碑

汉谟拉比法典碑

卢浮宫最大的油画:卡娜的婚礼(维罗内日,1563,油画)

在这幅近十米宽的巨幅画上,维罗内日画了一百三十个人,其中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王公贵族,如查理·甘、弗郎索瓦一世、曼里索。前排打扮成乐师的人是威尼斯绘画大师提香、丹托雷、巴萨诺。维罗内日也在上面,他身穿白袍。维罗内日认为:“在这样的大幅画上,画家和诗人一样,可以自由地增加一些人物。”由于维罗内日用巨幅画来表现卡娜的婚宴,画面上除了耶稣的信徒,似乎无人注视坐在中间的耶稣。画面运用了高达的建筑物作远景,十六世纪的舞台式的场面,两侧楼梯通向有围栏的阳台。这幅画最早是圣育尔约笃信会修道院的财产。1798年被拿破仑军队带回法国。

卡娜的婚礼

卡娜的婚礼

新古典主义代表作:奥拉斯英雄宣誓(雅克-路易·大卫,1784年,油画)

十八世纪下半叶,累于爱情神话和洛可可轻佻画风的画家,试图从古典传统中寻求新灵感,对艺术美学及道德观念衰弱的现象作出反映。这一愿望还伴有对希腊、罗马艺术的青睐以及对德国考古学家约翰·维克曼理论的热衷。该理论推崇希腊艺术品的从容、博大、高贵、简洁。这就是新古典主义运动,它波及了全欧洲,派生出众多表达方式及风格,以至于很难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仍不乏某些常恒的特点:题材大多涉及道德及英雄主义,构图朴素、稳定,在画法上线条优于色彩,对人物及背景精雕细刻。

奥拉斯英雄宣誓

奥拉斯英雄宣誓

在以上原则下,创作出了取源于古代、神话、或当时事件的宏大的历史画卷。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有代表性的画家无疑是雅克-路易·大卫。1785年,他的《奥拉斯英雄宣誓》在巴黎展出并大获成功,被认为是一种新画的开端。这幅宏大严谨的画幅标志着旧制度享乐主义艺术的结束。据历史学家倜特·利维记载,奥拉斯男三兄弟被选中,代表罗马挑战阿尔贝英雄厍亚斯三兄弟。在这幅画的左边,三个武士正在宣誓,不取胜毋宁死。父亲把刀剑递给他们。右边的人群悲痛欲绝,母亲正俯身安慰两个年幼的孩子,两个年轻女子一个是奥拉斯的妹妹,库亚斯的未婚妻;另一个则是库亚斯的妹妹,奥拉斯的未婚妻。这幅画忠实地再现了悲剧主题。男人只被爱国主义所驱使的坚定态度,与细腻的线条、柔和的色调下女生脆弱的感情及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幅画1784年在罗马,1785年在巴黎展出,标志着绘画史上的一大转折。其质朴的现实主义和有气魄的构思是雅克一路易·大卫新古典主义的典范。由于这一辉煌的成就,他成了法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领袖。

浪漫主义代表作:梅杜萨之筏(杰尔科,1819年,油画)

十九世纪前期,画家逐渐对严厉、矜持、甚至冷酷的新古典主义失去了兴趣,他们要求寻找新的标准。1800--1810年开始了浪漫主义绘画。它和之前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同样有其复杂性。

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不能把浪漫主义简单地看成一个美学既念:戈洛画的《冉珐的鼠疫患者》颤动的色彰与普律东画的《正义和上帝对罪恶的惩罚》月光般的气氛之间没有共同点;吉隆德画的《阿塔入葬》忧郁的氛围与杰尔科画的《梅独萨之筏》现实主义的残酷之间也无共同之处。因此,把浪漫主义画家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某种风格,而是他们极强烈,想更多、甚至过分地表达个人感情的愿望。浪漫主义发展到第二代,产生了新的特点:要求作为个体存在的权力,包括疑惑、不合情理、失望、摆脱无聊的现实。浪漫主义寻求新天地的愿望促成了多种艺术形式。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使浪漫主义画家限于孤立,沉醉于自我情感之中。但另一方面,他们摆脱了学院派的清规戒律,获得了尽情表达的自由,能够以易被接受的方式,尽可能准确地表现他们的理想及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在此前提下,现代绘画诞生了。

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

这幅1819年画的巨幅历史画取材于三年前发生的一个悲剧,该事件曾在舆论界产生过强烈震动:梅杜萨三桅战舰在塞内加尔海滨遇难,一百四十九个船员坐木筏逃生,经过十二天的漂流,只幸存十五人,带回了这个骇人听闻的故事。杰尔科根据这一悲剧,先画了许多死者和受刑死亡者习作,然后构思出了这幅忧郁、异乎寻常的现实画卷。此画悲怆的画面构图之紧凑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被有人视为浪漫主义诞生的真正标志。这是画家杰尔科画的最后一幅画。

浪漫主义代表作: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1830年,油画)

这幅画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也被引用。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这幅名画画于革命“辉煌的三天”之后。画家解释说:“我没能为国而战,至少能为之作画。”他只用了三个月就在很多草图的基础上画出了这幅讴歌自由的作品。自由的象征是一个踏着瓦砾引导同伴奔赴战场的女性。这幅充满史诗气息的作品极好的概括了德拉克洛瓦的艺术思想:寻求现实主义与人为想象间的平衡,用人道主义理想描写带暴力意味的主题。此画在1831年画展中被国家买下。但因该画带有颠覆性,二十五年内没能与观众见面。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

参观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位正在临摹德拉克洛瓦另一幅堪称浪漫主义杰作的《沙达纳帕鲁之死》的画家。

沙达纳帕鲁之死

沙达纳帕鲁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