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可以说是不同水土养育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习惯。兰州是一个在黄河臂弯里的城市,自古以来也是一个移民聚集之地,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移民高潮。大量移民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兰州原有的居民成份,也将各地不同习俗带到了兰州。这些习俗,随着年代的推移,有的渐渐被让人们遗忘了,有的依旧保留了下来。

其中对兰州地域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移民举措,要数明初的大移民。尤其是肃王改封到兰州后,跟随肃王来的护卫、仆从、官吏等,人数非常多。这些人到兰州后,将当地风俗带到了兰州,形成一些比较独特的习俗。

依据《皋兰县志》记载,老兰州人有一种独特的民俗,“除夕男祭于木主,妇哭于大门之内,说者谓有明之初,兰州人自江南等省迁徙者十居七八,妇人除夕遥祭母家亲属,天涯望哭,遂成风俗。”这段记载明确地告诉人们,在过去兰州人过年有一种民俗“天涯望哭”。大量的移民从江南水乡,因各种原因搬迁到了兰州,由于当时路途遥远,有些人到兰州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到江南水乡去看一看了。尤其是,那些想回娘家的妇女,万般无奈之际,只好在大年三十下午,在男人祭祀家族祖先的时候,已婚妇女只好在院子哭泣一场,也算是对遥远亲人的祝福。

这种在兰州江南移民中盛行的民俗逐渐演变成兰州除夕的主要民俗,后来“天涯望哭”逐渐演变成了“望祭”,民国《青城记》载:“除夕,门前焚纸祭奠。相传邑多迁户,故望祭而成为风俗,家家皆然。”兰州地区延续至今的除夕门前焚纸祭奠习俗,亦或与移民历史有密切关系。

清朝,左宗棠率湘军征西,入僵平叛,江南人随军西来者日多。为了战后将死亡将士的遗体或灵柩运归故里,便在兰州城东稍门(广场东口)的东南侧建了一个义园,暂时存放散落在河西走廊、新疆战场的所有湖湘子弟的遗骸。该义园造型奇特,颇似一艘扬帆南航的大船,寄托着南人无尽的乡恋,后兰州人便将该义园的地方,叫一只船。这也是兰州唯一以“船”命名的街道(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早期历史上,兰州不但不造船,而且没有船,只有羊皮筏子)。

一只船地区,位于兰州大学的西面,最早是由天水路通往平凉路的二条东西向的小巷,南面的一条叫一只船南街,北面的一条叫一只船北街。现一只船南街被改建拓宽后,已成为麦积山路东段的一部分。原一只船北街被改造拓宽后,成为甘南路的东段。而新开了麦积山路到农民巷的路,被命名为一只船中街和一只船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