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博:少先队员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网民从来都不会寂寞,任何人只要有被大众用来娱乐的潜力,那么都难逃过广大网民犀利的目光。这不,五杠少年火了,火得一塌糊涂。这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有为少年就读于华师一寄宿学校,两三岁开始便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现今已经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他佩戴的“五道杠”让曾经也是少先队员的我们发现,伟大的中国少年先锋队这个组织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复杂。

霸气的神态配合霸气的五道杠加之霸气的武汉市少先队总队长头衔,拎公文包、欣然题字、同事合影、研究工作、阅读文件,这样一个犀利的少年,一个从小就接受基层组织培养与锻炼的少年,如果将来不走上政权阶层,将让人情何以堪?这不正是我党多年来一直希望培养的N好少年吗?

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在报道中称:“五杠少年绝对是个好孩子好学生,我们应该赞扬五杠少年的志向,五杠少年好人好事行为也值得表扬,但是我们难以接受这种包装,这是在伤害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太多的荣誉,太多的光环,太多的赞扬,太多的炒作,被家长和老师们修枝剪叶,被社会的完美宣扬,失去的童真,只能让孩子心理产生缺陷,人格不完整,孩子经不起坎坷挫折,这种教育理念这种做法也是扭曲的。”

五杠少年黄艺博

五杠少年黄艺博 少先队员中的一朵奇葩

我不知道此文对于“好孩子好学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五杠少年的志向有什么值得赞扬的。黄艺博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一篇《开博前言》的博文,迫于各方的压力,黄艺博的父母已经对此文进行了加密,现在点击博文地址后会提示:“很抱歉,该文章已经被加密!”但是幸好我昨天看到这篇博文时保存了一份。现在请各位一起来欣赏这篇出自少先队员的文章,看看他的志向是什么。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出自 北宋 著名 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儒学大师 “横渠先生”张载之语。此句以吞吐宇宙的浩然大气,承继先贤、泽被后世的立业精神,济世安邦、造福天下的博大胸怀,不仅为广大学者所传诵,更为历代王者所推崇。本人今天在自己的博客里,拿来这四句作为开博的前言,是想借此言志,表达自己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 的修身齐家、济世安邦之信念、气度、襟怀、理想和抱负。总之,我将会把《易经》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不朽的伟大精神作为我的座右铭,奋发图强,立国立民,坚信中国雄居东方,称霸世界,必将在我们这代实现。因此,我将会在 “恰同学少年”开始,以风华正茂,豪气冲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凌云之志, 来抒发胸纳五湖四海的乾坤心胸,来造就笔扫九洲万国的巨椽恬笔 ,放眼评说天下大事! 敬请您和您的朋友们光临指导!!!              ——辛卯年二月二日辰时于武汉西北湖

其实我们难以接受的根本就不是所谓的“被社会的完美宣扬”,所谓的“孩子经不起坎坷挫折”。最让人可悲的是一个孩子过早的接触到了自己本不应该了解的东西,看“新闻联播”,看《人民日报》,这些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官本位色彩的东西影响着一个孩子,这值得称赞吗?值得骄傲吗?当孩子整天接受这样的熏陶,在学校里又找到了“少先队”这样一个组织,他就很自然的明白该怎么做了。我们真正要悲哀的,就是本应去行政化的学校却沾上了浓厚的官本位色彩,学校已经习惯于用具体的官阶、位阶来作为衡量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

黄艺博不是神童,不会有“伤仲永”的结局,我只是担心如果这样一个在官方看来足够优秀的孩子在将来做不了大官,会是给谁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如果将来做了大官,又会是给谁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