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1: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国家宝藏》第二季将迎来收官盛典。九大馆长再次齐聚国宝舞台,将现场揭晓参考广大网友投票情况、结合各界专家意见的最终进入特展的9件国宝名单,更有数十位专家学者亮相舞台并担任揭晓嘉宾。同时,由两季十七位馆长组成的“馆长天团”将再次集体亮相,用诗意的方式,共同点亮中华多元文明版图。
甘肃省博物馆推荐的三件镇馆之宝——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人头型器口彩陶瓶在第七期惊艳亮相,从中国邮政标志、中国旅游标志到彩陶文化,件件都值得入选特展。在节目开播前,《国际宝藏》第二季节目组公布了参加收官盛典的嘉宾,其中揭晓甘肃省博物馆入选特展的嘉宾是原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初世宾先生。
初世宾先生是著名的考古学家,主要从事简牍研究,出版了《居延新简——甲渠侯官》(全二册)等多部汉简研究专著。既然甘肃博物馆推荐的三件文物没有与他专业相关的,那最有可能的无疑是铜奔马。初世宾曾在1983年在《考古与文物》上撰文《雷台东汉墓的车马组合和墓主人初探》,对雷台汉墓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出土文物铭文进行了详细解读,文中也提到了铜奔马的命名问题。初世宾先生还于2018年6月在《中国文物报》撰文《也说说铜奔马的命名》,讲述了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命名的来龙去脉,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在文中提到的部分观点是:1.坊间流传“马踏飞燕”是郭沫若所起并非事实,1971年郭沫若陪柬埔寨宾努亲王来甘访问并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铜奔马的文物上的名称就写的是“马踏飞燕”,而“马踏飞燕”应是原甘肃省文化局文物科长王毅命名的;2.马踏之物明显不是燕,用“铜奔马”基本符合文物本身特点与定名规范,但“奔”字依然有问题。文物表现的马的步法为同侧二足一齐进退,两侧交替,驯马术称之为“对侧步”,与通常所谓“飞奔”不同。因此“铜奔马”命名仍有遗憾。3.文物的命名也属于学术问题,现有定名不影响社会各界对文物的研究探讨,社会各方均可参与研究、各抒己见,这样既可以为收藏单位准确命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有利于深入挖掘揭示文物价值内涵。至于民间如何称呼某件文物,还是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为佳。
既有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身份,又参与当年铜奔马在故宫展览的布展,又撰写相关研究文章,加之铜奔马的影响力,足以让人相信,最终代表甘肃省博物馆入选特展的应是铜奔马无疑。
而且铜奔马与故宫还有很多联系。除了1971年赴故宫参加文革期间出土文物展并由此走向世界外,铜奔马出土后的修复也与故宫有密切联系。其实铜奔马刚出土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样。不仅颜色剥落,而且马头上有几绺鬃毛掉了,颈部一平方厘米大小的孔洞有7个,马尾断了,3个马蹄空着。故宫文物修复专家赵振茂凭借高超技艺对铜奔马进行了修复。他先把断了的鬃毛和马尾焊上。这是简单的活,他用锉刀锉好茬口,再焊接,又对马颈上的孔洞做了填缝。接着,补配、补填空马蹄。最后,对修补之处进行了做旧处理。铜奔马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虽然我很坚信是铜奔马,但也做好了被打脸的准备,静待今晚揭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