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敦煌学的故乡,兰州是敦煌学研究的重地。在兰州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敦煌,也为我的学生们做些什么。
源于兴趣 始于调研
早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习期间, 我就关注到了敦煌学这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当时, 我不仅选修了敦煌学课程, 研读了相关著作, 而且专程前往敦煌考察参观。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对敦煌学浓厚的兴趣促使我萌生了在中学开设一门和敦煌学有关的校本课程的想法。而学校建立的“兰州大学附中专家学者课程资源库”这一资源优势,更是让我坚定地迈出了开发课程的步伐。
立足于学校、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我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在成立了以历史学科组老师为主体的 “走进敦煌学”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后, 我和同事们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展开调研, 了解学生的需求。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于敦煌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少学生都曾经利用寒暑假去敦煌旅游和参观,大家都为家乡能有这样一个文化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除了能说出莫高窟及其雕塑绘画的精美外,对于敦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敦煌学研究有何重大意义等问题,学生们鲜有所闻。
基于这一调研结果,我们确立了开发“走进敦煌学”校本课程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既要在校本管理、评价中注重科学性,又要在校本教学中坚持知识的严谨性、方法的有效性。二是趣味性。校本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从而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促使学生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开设这门校本课程,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索敦煌学有关知识的兴趣,而不在于全面、系统地给学生讲授敦煌学的理论知识。
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初步了解敦煌的历史沿革、莫高窟的开凿过程、敦煌遗书的发现及文物的流失;能够简单地从文化艺术和历史的角度去欣赏敦煌壁画和彩塑,并对敦煌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激发对于历史学、敦煌学的兴趣。
蹒跚起步 且行且思
在编写校本课程所需要的教材伊始,我们开发小组的所有老师就遇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敦煌学内容广泛、丰富,大学教材系统、理论性强,究竟选取哪些内容、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呢?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认真的研究,我们严格贯彻科学性和趣味性两大原则,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基本出发点,选择以敦煌艺术和敦煌遗书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既是学生有所了解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也是敦煌学中最具魅力的内容之一。在校本课内容的呈现上,首先在保证专业知识严谨性的前提下,将敦煌学专业书籍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化繁为简的工作,尽量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表述。其次,摘选一部分符合学生认知的文字史料,同时配以表格、图片等材料,生动形象地呈现素材。
编写集专业性和通俗性为一体的校本教材,对中学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兰州大学附中专家学者课程资源库”的有力支持,不仅解决了编写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专业知识问题,而且开发小组成员执笔完成编写后,兰州大学的专家教授也进行了审定。最终的校本教材目录如下:
第一章 走进敦煌
一、敦煌地理概况
二、敦煌的历史沿革
三、敦煌与丝绸之路
第二章 千年营造
一、莫高窟的开凿
二、莫高窟洞窟建筑形制
第三章 莫高窟壁画
一、佛教画
二、世俗画
附:敦煌飞天概述
第四章 莫高窟彩塑
第五章 敦煌遗书
一、藏经洞的发现
二、敦煌遗书概况及其价值
三、莫高窟文物的流失及收藏
第六章 敦煌学简介
一、敦煌学的概念
二、敦煌学的兴起与中国敦煌学研究概况
三、敦煌学的体系及特点
四、敦煌学的价值意义
将“敦煌学简介”放在教材的最后,意图是先提升学生兴趣,增长知识,再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为有意向进一步探究敦煌学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走进敦煌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校本选修课,安排 8 课时,每周一课时,另外学生有4周时间准备研究性学习作业并进行汇报展示。课程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辅以多媒体视频。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辅导和答疑。
第一次开课时,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敦煌学专业知识是否会存在与高中生兴趣、认知脱节的情况。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一现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每完成1课时的课堂教学,我都会进行一次访谈,让学生谈谈对这节课内容的认识、看法及建议。从中我了解到学生还在关注 “敦煌莫高窟当前的保护工作如何”“是否还有未被解读的敦煌遗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答案?应该去哪里寻找答案?
这些课堂上以及课后的生成性问题,最后都成为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有学生提出: “敦煌莫高窟游客量越来越大,当前的洞窟是否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这一问题,实际是关注到了“如何平衡莫高窟开放与保护”的问题。在我的建议下,学生们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研究,有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内容,还有学生电话采访了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最终的汇报展示课上,学生不仅对莫高窟的保护之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而且对当今莫高窟“总量控制、预约参观、在线支付”的新参观模式进行了解读。展示的最后,看着学生们纷纷对文明参观表现出认同的样子,我似乎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代代传承的力量。我想,这不正是开设这门校本课的目的吗?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教师课堂评价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研究性学习报告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对本课程的意见建议,通过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示和等级评价。
扩展资源 提升兴趣
在课程结束后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教材中五个章节内容的印象深刻程度与教师预想的并不完全一致。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对教材五个章节的内容印象是否深刻?
章节名 走进敦煌 千年营造 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彩塑 敦煌遗书 敦煌学简介 印象深刻 7% 22% 86% 80% 78% 52% 一般 14% 52% 12% 10% 16% 24% 基本遗忘 79% 26% 5% 10% 6% 24%
印象深刻与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每个章节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原本预想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应该是“敦煌学简介” ,该部分理论性最强,学生若不认真学习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但调查结果却出乎课程开发小组所有老师的意料。这充分说明,学生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是有进一步关注、探索最新学术信息和相关理论的动力的。通过高中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兴趣,传递学术信息,这对学生今后在大学开展学术研究无疑具有启蒙的意义。
“走进敦煌”作为开篇章节没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学中的敦煌学专业课,都是从敦煌的概况和历史沿革开始讲起,这是了解敦煌学的基本前提。我们便习惯性地在中学校本教材中将这一内容放在了开篇,想当然地认为想要学习敦煌学一定要从这些内容开始。而学生在选修这门课时,最关注的是“莫高窟”“壁画”“遗书”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经过讨论后我们认为,敦煌的概况和历史沿革将不再单独作为章节内容,而是贯穿在其他章节内容中。例如学生在赏析敦煌壁画和彩塑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作品,设计问题:为何会出现不同风格的作品?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貌?这些时代风貌与敦煌的历史沿革有何关系?这样就能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点和课程目标的落实对接。
回顾“走进敦煌学”这门校本课的实施,还有很多值得完善之处。我们只是在课程设计阶段与高校进行了合作,下一步可以探索在课程实施阶段,让学生走进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或者邀请敦煌学专家来学校讲座。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如果能够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还会有极大的提升。
在开发和实施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像敦煌学这样的民族文化精华,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不仅有市场,而且市场很大。
要让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将民族文化与当地的文化实际相结合。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化基因,文化的基因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焕发时代新颜,这就要求各地的文化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属于本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资源。在这样的基础上,力求中小学、高校、社区 (博物馆)实现“三位一体”的联动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等形式进行。
最后,还需要特别明确,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以提升青少年的兴趣为核心。校本课程最大的生命力便是学生的兴趣,只有摒弃灌输知识的传统做法,以培养兴趣为先导,更加灵活、生动地呈现民族文化,才能让青少年感觉到民族文化并不遥远,就在当下,就在身边。
(本文发表于《中国民族教育》2016年第11期,作者钱家锋,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