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中国搁置争议援助日本抗震救灾

重创日本北部的地震和海啸很可能有助于暂时缓解中日两国紧张的关系,给这两个亚洲竞争对手暂时忽略两国长期以来在领土、经济、军事和历史的争端。

周五当灾难降临日本的消息传出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很快就表示了慰问并愿意提供支持。中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周四在云南省就遭受到了里氏5.8级地震的巨大打击。这次日本地震后中国官方立即组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援队,准备在必要时派遣到日本从事救援工作。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向日本防务大臣北泽俊美(Toshimi Kitazawa)表示中方愿意提供军事物资。中国红十字总会许诺将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援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周五同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民众团结一致表达了对日本的同情,这与过去半年中国对于日本的过激态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之前在中国很多城市都举行过规模巨大的反日示威游行,两国省部级间的交流和旅行团都曾被取消。地震发生后,曾经常用来煽动民众反日情绪的中国官方社论也开始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的带来的痛苦,以及中国可以从日本快速有序的应对灾害中得到的借鉴。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了未署名的评论文章,回顾了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后日本救援队的救援工作以及日本民众排队捐款的情况。该文章指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全球共同应对环境变化的今天,中日两国在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同时,紧密加强在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显得紧迫与必要。

中日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在去年九月份两国关系跌入了最低谷,当时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相撞,中国船长被日方暂时扣押,日方还威胁要对其进行审判。中国很快做出回应,停止了向日方出口用于高科技产业的稀土矿。在这次争端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通常用来向人们传递党的政策的中共主要喉舌《环球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态度强硬的文章称日本将会受到惩罚。其中一篇文章称:“现在该是认真研究日本的时候了,现在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将被迫忍受与日本长期的冲突,一味强调两国的友好关系是缺乏远见的。中国必须对日本的弱点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日本同样非常关注中国军费的不断增长。中共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2011年国防预算将增加12.7%。中国经济体的不断增长,使日本担心中国在维护领土完整方面会更加充满自信。今年中国已经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方面则认为,日本从未对二战期间在中国犯下的暴行表现出充分的忏悔态度。双方对于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也在继续争执中。

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日本队中国提供过经济援助以帮助缓解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国很多人认为这是日本为战争罪行应付的无偿经济援助。但是当今年的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GDP已经确实超过日本时,一些日本人认为不再需要对中国进行援助,以避免为两国留下又一个潜在的伤痛。

中国领导人也非常关注日本是如何应对地震对于核反应堆的破坏,因为在未来几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展核力量。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中国对地震造成日本福岛核设施核扩散事件“保持密切关注”。他表示:“中国在制定核计划时将会考虑到这次从日本震后应对核扩散中所学到的经验,但是中国不会改变开发核能的决心。”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目前有13个核设施,另有34个在计划建设中。

Japhia原创翻译,原文来自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