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初衷
2020年新冠肺炎在武汉肆虐之时,就有舆论将武汉与切尔诺贝利做比较,称武汉是中国版的“切尔诺贝利”。虽然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但对其中的细节知之甚少。本书译者宋虹曾翻译过《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一书,想必对作者的文笔有更深入的理解,翻译后应当比较好读。
作者简介
作者 : [美]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十余部专著,获奖众多,包括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以及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普希金图书奖,是唯一两获普希金图书奖的获奖者。
译者:宋虹,上海大学英美文学专业硕士,译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作品。崔瑞,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翻译与传译硕士。
内容简介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作者结合新近公开的苏联和乌克兰政府机密档案,以及幸存者的访谈素材,详尽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
内容解读
关于本书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核电站建立的时代背景
1.苏联道路的迷茫
中国已引入市场机制,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美国在里根总统的领导下势头强劲。而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同时,国内经济日益窘迫,农产品和消费品短缺的问题,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苏联生活的常态。
2.戈尔巴乔夫的希望
戈尔巴乔夫为未来十五年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设定了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被寄托于科技革命和能源结构调整,尤其是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转向使用核能。
二、核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隐患
1.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都对核能趋之若鹜,毕竟这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政绩工程。
2.一般来说,修建核电站从设计到完工的整个工期为7年,但苏联能源与电气化部长声称工期可以缩短到5年。由于莫斯科的党政要员急于建造更可能多的反应堆,新建一座核反应堆的时间也从三年缩减至两年。
3.核工业刚刚起步,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专业工程师不足,“半路出家”情况时有发生。
4.核工业的发展需要基础制造业的支撑,而苏联在核电站建造中,经常出现原材料短缺、基础制造业跟不上的困境。同时,建造核电站的负责部门由原来的中型机械制造部改为能源与电气化部,这更加导致了资源调配能力的下降。
5.在世界很多国家采用水--水高能反应堆时,苏联却选择了石墨反应堆,一方面,石墨反应堆对基础制造业的要求较低(无需面向核工业的精密设备厂商提供),另一方面,石墨反应堆的电能输出量更大,建造运行费用更低。但是,苏联在追求效率与效益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安全性问题,石墨反应堆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论证。而同时期,美国正是出于对安全的考量,将建造核电站的费用增加了七八倍。
6.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造过程中,就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克格勃曾指出建造过程中存在违反技术标准的行为,甚至警告说发现的一些技术缺陷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局面。这多少带有点“吹哨人”的感觉,但未引起重视。
7.苏联人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过于自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总工程师福明曾宣传,即使发生事故,自动安全系统也会即刻关闭核反应堆。而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接受过核事故应对相关的培训。在他们看来,核反应堆及全套安全系统是如此简单易懂,在他们读过的所有教科书中,没有任何一本说明核反应堆会爆炸。反应堆绝对安全的神话,是整个行业里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共识。
8.核反应堆需要定期关闭检修,而1985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超额完成了近10%的生产任务,这正是以削减维修时间为代价。政府为了追求发电量成绩,对核反应堆关闭维修意见很大。
三、四号反应堆爆炸后各方的反应
1.消防队员最早赶赴事故现场。当时因发生爆炸,现场满是石墨碎渣和放射性燃料残片。而消防队员既没有仪器去检测辐射水平,也没有合适的装备保护自己免受辐射伤害,完全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在他们眼中,阻止火势蔓延是争分夺秒的事,而因为对事故原因和现场辐射环境的未知,他们没有意识到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2.身处地下控制室的人们,在事故发生后始终不愿意承认反应堆爆炸的事实,因为在他们的“人生信条”中,核反应堆是不会爆炸的。由于缺乏相关经验,事故发生后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专家们都无法判定核反应堆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问题有多严重,更无法判断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直到后来有专家乘坐直升机从空中观察了四号反应堆的情况才确信反应堆已经爆炸了。
3.为防止二次事故,所采取的措施包括:(1)用直升机将沙袋空投进受损的反应堆(飞行员没有防护措施,受辐射严重),以封堵住反应堆防止辐射扩散。最后共约5000吨不同材料(沙、铅、硼等)被投掷到了反应堆。其实这一措施危险性极高,一旦压垮反应堆的地下结构,就会引发地下水的放射性污染。(2)向反应堆下方灌入大量水,但随后发现这导致了更大的隐患,又派遣潜水员打开阀门让水流至调节箱并最终将受污染的水抽出来。(3)在反应堆下方搭建一个混凝土平台。因担心采取重型设备会导致地基移位甚至坍塌,矿工们最终徒手挖出了一条隧道。(4)在受损的反应堆上搭建“石棺”来“罩住”整个反应堆以防止高辐射的释放,最终由约20万工人参与施工,建成了一个40万吨的混凝土棺材。但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直到1989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仍无法肯定在受损的核反应堆内有多少放射性燃料,也不清楚它们究竟处于何种状态。即使是今天,我们仍不知道究竟是哪项苏联人采取的策略,究竟是哪个技术方案起到了作用。
4.事故发生在凌晨,上午即有人提出了适时疏散市民的做法。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得很多官僚们都愿意听从上级决定而不愿自己因做决定而背上责任。当时,基层官僚最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但不敢采取疏散群众这种“过激”措施。高层们想避免恐慌,更想逃避下达疏散指令所要承担的责任。因为发出指令就表示他们承认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况且自二战以来,他们从未以任何理由进行过群众撤离。事故发生后第三天(瑞典在国内已探测中高辐射12小时),苏联官方才发布了针对此次事故的声明;一周以后,卫生部才向民众发出建议采取措施应对辐射。
5.疏散工作开始后,辐射防护意识依旧不足。承担疏散任务的大巴车运送完受辐射的人后,直接开回基辅按照以往常规驾驶,使得大量辐射在这座约200万民众的城市中传播。
6.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了严格的信息管控,克格勃切断了城际电话线以防止事故相关信息泄露到普里皮亚季城(事故发生地)之外。虽然普里皮亚季市民都知晓了电站爆炸这一消息,但事态严重到什么程度无人知晓。当天城里还有七对新人在举办婚礼,小孩照常在户外玩耍。市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36小时内,民众都没有得到有效信息。
7.当地医生们花了不少时间才想出了治疗辐射病人的有效办法。第一个办法是让病人喝牛奶。
8.官方的事故调查认定是核电站操作员违反技术流程,使核反应堆在涡轮机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管理者及安全员因此都被问责,但他们其实都是替罪羊。石墨堆的设计存在着天然缺陷,科学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石墨反应堆潜在的安全风险就过于“自信”地认为石墨堆是安全的,而事实并非如此。
四、事故造成的影响
1.辐射问题不仅是苏联权力部门的关切所在,更是其当担之责,而在当地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则直接落到了乌克兰官员的身上。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人越来越觉得他们是被迫来收拾莫斯科当局留下的烂摊子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严重损害了乌克兰官员与其莫斯科上级之间的关系。
2.切尔诺贝利事件使得生态问题与民族主义的关联度更高,极大地激励着多个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者。如乌克兰作家说:“他们说邻居需要电能,但是,为什么让乌克兰的土地承受伤害呢?为什么是乌克兰儿童遭受到那些剂量可怕的辐射呢?”这些民族主义者建立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群众组织,发动群众集会,政治倾向越来越明显。正是切尔诺贝利事件,使持不同政见者和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得以冲破苏联当局的统一阵线,促使地方精英对抗莫斯科高层。
3.乌克兰采取了后切尔诺贝利时代最宽宏的社会福利保障法,有九万人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事故受害者,也是最需要社会救助的对象。乌克兰还承认了50万人的“事故清理人”身份。这些社会保障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也阻碍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复苏。为了应对新的开支,立法者通过了切尔诺贝利税,对公司经营所得的12%进行征税。
4.核事故造成的危害影响深远。目前估算的死亡人数在4000人到90000人之间。核电站周边地区至少在两万年之内不适宜人类居住。学者预测铯-137同位素至少在180年内仍会危害环境。
读后感受
1.叙事性强,既有全局视角,又有个体视野,上到戈尔巴乔夫,下到一个消防员,都有印象深刻的描写。翻译流畅,完全不像某些译著那样难读。
2.对事故的起因、过程、后果及其政治影响做了多角度详细的分析,整体上客观冷静,但在政治影响上主观性明显,在反思上“西方视角”色彩浓厚。(参见书摘第3条)
3.科学家在面对核事故时的认知和应对,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原来他们对自己所采用的这项技术的另一面几乎是一无所知。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没有完全掌握某项技术的情况下,盲目利用其为经济发展服务,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书摘
1.作为一段历史,切尔诺贝利事件确实是一次技术灾难,它不仅重创了苏联核工业,还影响了整个苏联的体制。这次事故拉开了苏联终结的序幕:在此之后的五年多时间里,这个世界超级大国便四分五裂,这不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更是苏联自身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良运转所造成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不仅挑战,而且颠覆了苏联旧有的秩序。公开性政策使媒体和公民有权纵论时政、褒贬当局,而这一政策正是源于后切尔诺贝利时代。随着民众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公开信息,原有的保密文化逐渐退却。(P6)
2.苏联解体后,人们用了九年时间才关闭了切尔诺贝利的电站,用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才在受损核反应堆上建好新的掩体。……切尔诺贝利电站的关闭和新掩体的建造不可仅被视为穷国施加于富国的“核勒索”。这是某一国家追求经济发展与世界安全的冲突,也是核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衰落,更是苏联解体后各个共和国扑朔迷离的前途给世界安全构成的威胁。(P367)
3.我们依然像1986年一样远未真正控制核反应堆。意料之外的事时有发生,新的灾难还在上演,例如,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海啸发生事故……面对与日俱增的人口、经济和生态危机,核能似乎提供了一条捷径。情况确实如此吗?西方以外的世界是现在新建核电站的主力,而西方国家核反应堆的建设和操作相对更有安全保障……今后核能的主阵地是非洲……我们能确定这些核反应堆都性能良好吗?能确定操作员都严格遵守操作章程吗?这些国家的政府会不会以牺牲本国和世界人民健康为代价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能源,以谋求军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呢?1986年的苏联,情况正是如此。(P370-371)
4.切尔诺贝利电站的关停和受损核反应堆覆盖的新石棺为核工业史上一切最严重的悲剧画上了句号。但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消除孤立主义至关重要,保持核项目紧密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在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追随者日渐增多的当今世界,在越来越依赖核技术进行能源生产的当今世界,这条教训尤其重要。(P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