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男生的学业劣势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项“为了所有人的性别和教育”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更需关注男生的受教育问题。人们发现,几乎在每个学龄段,男生的学业表现都落后了。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无论是大学里的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女生都有全面超越男生之势。那么男生学习为何会成为问题呢?本文节选了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岳龙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桑标的相关文章,供大家阅读思考。

男生学业劣势

教育体制差异?

许多人将男生的学业劣势归结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制度,认为当今的教育体系未能充分体现男生教育所必备的要素。但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针对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知识和技能的研究发现,在对语文、数学和科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方面,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在内的35个国家中,女生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生。而这些国家的教育体制及制度有着巨大的差别。这说明教育体制和制度并不是造成世界范围内男生学业劣势的根本原因。

客观性别差异?

有专家将关注的视线转向了学生本身,认为忽视男女学生间的客观性别差异,压制男生的性别优势,剥夺男生的发展机会和权利才是造成男生学业劣势的根源所在。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麦吉尼斯甚至认为,“目前的教育简直就是专门与男生的天资和倾向作对的阴谋诡计”。有专家也指出,男性的运动特质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得到体现,在学校只能坐着学习,实践教学方式少得可怜,肢体运动的活跃在许多传统教育中不被视为充满活力,而成为了一种缺陷。

许多国外学者结合脑科学、神经学、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正是由于男女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大脑结构及其功能的差别,决定了男生在现有教育制度下的学业劣势”。一般地,男性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区域分化明显而确定,而女性大脑两半球功能区域分化很不明显。脑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男女之间天然地倾向于用符合自己性别特性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策略偏好。男生总是对周围的空间充满好奇,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女生比较安静、情绪化,注重秩序、重视合作和友爱。这样一来,有着严格纪律要求的学校教育就更适合女生的天性,而与男生的天性相违背。

安妮·莫伊尔、戴维·杰赛尔在《脑内乾坤:男女有别之谜》一书中也指出,女性天生有较强的倾向去发展与阅读有重要关系的听觉和动作技能。所以,如果以阅读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没有根本改观,男生的学习将永远是一种无奈和负担。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只要是以“我讲、你听”为主,那么它就永远有利于女生而不利于男生。学生问问题、教室讲解答案这种师生互动模式也是对女生有利的,因为这还是以语言为主来灌输知识。性别模式已经决定了男生的世界是一个动作的世界,充满探索和立体物件。但是,学校要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安安静静地听讲,不许坐立不安、思想走神,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叫他们不要做的事情。

家庭原因?

有研究表明,家庭责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男生在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女生。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压力,父亲一般都忙于工作,因而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总是出现父亲角色的失位,这使得男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榜样,直接影响到了其在学校的学业表现。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展的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平均智商要高一些,他们在学校里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社会因素?

也有学者认为,造成男生学业劣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因素。在20世纪,由于教育领域积极倡导“扶住女生”活动,使得各种政策措施更有利于女生,但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男生在学业方面取得进步,结果男生成了性别偏见的新的受害者。

如何解决男女生在成长与发展上的种种差异呢?

首先,入学年龄上避免一刀切。小学入学应增加适应性评价,科学地评价儿童的生理成熟水平、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状况。达到入学身心要求水平写别进入小学阶段学习,这样可以部分程度缓解男孩因比女孩晚熟而导致的“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创设环境与条件,鼓励更多的优秀男性才能够使教育事业,从而改变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性别结构上女性占绝对多数的现状。

第三,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代替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将能力评价与成绩评价相结合,使男生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展现和认可。

第四,父母、教师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欣赏”活泼好动、不太“乖巧”的男孩,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男孩在学校中的胜任感。根据男女生的发展差异,尝试进行分性别教学,实现真真意义上的性别发展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