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不“议”的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的初衷是为各领域的同行们提供面对面交流研讨的平台,举办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是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力量之一。在我国,科研院所召开国际会议的兴起,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而高校里国际学术会议的兴起则要稍晚一些,大概到2001年起。本是严肃的学术会议,在我国却出现了种种怪现象:国际学术会议次数繁多、追求形式、讲究排场、花费巨大、内容空洞,只“会”不“议”等等。为此,2011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财政部、外交部联合发出《关于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总量;严格控制会议规模……
数量泛滥
有媒体报道,近年来,我国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参加会议人次也逐年攀升,2006年达53.9万人次。在一线城市大酒店门口,“热烈庆祝某某国际会议举行”的炫目条幅随处可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铁专家王梦恕,常常收到一些打着“国际”旗号的会议邀请函,为此深受困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会议,能躲就躲。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有同样感慨:如果所有在中国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的邀请函都接受的话,一年到头恐怕不是在会场,就是在赶往会场的路上。
质量不高
本世纪初,我国学术交流活动逐渐跨入繁荣期,每年举行的学术会议数以千计,与之相伴的则是一些学术会议泥沙俱下,偏离学术会议的本义。天津大学一项专门针对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的调查表明,只有38.89%被调查者对会议质量满意;在很多人看来,国内的学术会议渐成“鸡肋”。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闵应骅发现,不少学术会议还常常出现一些“有研无讨”的怪现状,比如开幕式热闹,分组会难找人;特邀报告一大堆,学术讨论少等。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表示,一些专业领域较强的国际会议,国内目前申办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专业性较强的会议在国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然而,在国内与会议质量之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会议“服务”质量之高。在中国举行国内国际会议的一大特色在于会议招待十分周全,会议期间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包在会议费里面。坐头等舱,住星级宾馆,吃中国美食,甚至还能游山玩水,而这一切全部都免费……通常,游玩的时间要大于开会的时间,甚至旅游成了某些学术会议的惟一主题。
利益相关
既然国内举行的学术会议数量泛滥,质量又不高,为何学术会议仍然“经久不衰”那?记者调查发现,发论文、拉关系、赚会费,部分国际会议的背后,隐藏着丰厚的利益链条。
北京一所理工类大学博士张芳(化名)急于毕业,因为论文数量不够,在同学的点拨下,把目标瞄准在国内举办学术会议的论文收录上。与学术期刊相比,学术会议收录论文更容易,刊出的周期也会缩短好几个月。然而,学术会议注册费涨价赛过房价。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一场会议收入往往也相当可观,不乏一些单位抱着赚钱的目的举办会议。甚至,由于一次国际会议蕴含的无限商机,还催生出会议公司,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学者/媒体建议
【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主任何健】:要在国际会议审批上下功夫,请更懂行的专家来把关。并且,国际会议经费预算应做严格,并严加执行。
【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提高国际会议的学术交流质量、普及国际会议的常识、规范国际会议的组织和管理,才能让国际会议在中国走上正轨,起到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真正作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对小型会议不应忽视,“会议达到一定规模就很难进行交流了,更多地是宣传自己,而几十个人的会议比较便于交流。”
【中国青年报】:一是学术要慕洋更要崇实;二是学术经费要减少虚置的成分;三是亟待建立独立的学术评价体系。
本文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