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是一位刚工作不到一年的教师。对于教学工作,他尽心尽力。我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常常看到他晚上在办公室备课到八九点才离开。他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认真甚至在我看来有点拼命的人。前天晚上,我吃完饭回了趟办公室,发现他趴在办公桌上,一脸的忧郁和苦闷。看来,又是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第二天,等到他情绪平稳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他在上课时,有学生在上课中途未打报告随意进入教室,让他有点生气。而他又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写其他课的作业,他当即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制止道:“把你的作业收起来!”学生居然无动于衷。这下他彻底火了,于是上前一把从学生脖子处把学生揪起,差点就动手打了学生。而此时,其他学生开始说道:“老师有话好好说,不要打人!”小刘更加生气,与学生开始争执。但他还是尽力压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动手打学生。最后,小刘给学生道歉,说自己情绪有点失控。

虽然小刘没有下手打学生,但是当时情绪十分激动,言语和行为都有失分寸。这让班上一些学生很难接受。学生从单纯地职责刘老师的过激行为,演变到对刘老师的一种个人攻击。虽然事情本身并没有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也没有导致任何学生的人身伤害。但是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协调此事呢?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一、全面了解事情真相

冲突发生时,班主任并不在现场。如果想要协调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就必须对冲突发生现场的情况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广泛地听取学生对于事件的回忆,包括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行为失控时附近的学生等。对于发生冲突时教师、学生说过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充分了解,出现学生阐述过程中有前后矛盾、不合常理的细节,教师要反复加以甄别和确认。这样以来,既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对导致冲突发生的原因、谁该来承担责任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也可以纠正很多不了解真相的学生在向其他人讲述该事件时添油加醋的行为,避免事件产生更加严重和恶劣的影响。班主任只有基于事实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角度去调解矛盾,才能让双方都信服。

二、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从该事件来看,师生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生长期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如果学生随意进教室、做其他作业只是一次偶然事件,小刘也不可能情绪、行为失控。要让学生反思这一学期以来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正是因为长期课堂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让小刘一忍再忍,才有了这一次的爆发。假如那位写其他课作业的学生能够在刘老师制止的话说完后马上收起作业,也可能不会导致小刘的过激行为。因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冲突发生的原因,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不要一味地把刘老师的过激行为拿放大镜无限制的放大,要联系事情的起因、经过来综合考虑。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小刘老师如果在开学初就立下规矩,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能及时制止和采取教育措施,不要纵容学生的行为,可能也不会导致这次情绪的失控。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制止。

三、引导学生理解科任老师

刚工作的时候,我经常愿意把自己伪装成一名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觉得这样才能镇得住学生。但现在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于是我也会在恰当的场合向学生表达我的心声。我会告诉学生:“我也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和你们一样,都在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会包容你们,原谅你们犯的错,也希望你们也能包容我,让我们互相督促,共同成长和进步。”我相信,作为一名高中生,他们能够学会理解我。在该事件后,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刘老师的角度,学会理解刘老师,包容刘老师,慢慢转变对刘老师的态度。年轻人都容易冲动,可能也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小刘在当时怒气未消的情况下,都能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鞠躬道歉,学生也应该学会接纳这样一位勇于承认错误的年轻教师。教师对学生发火,初衷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改掉坏习惯。让学生学会看到刘老师身上的闪光点。

四、帮助科任老师重塑对班级的信心

班主任除了在学生上做大量工作,培养学生对于科任老师的信任外,也要和科任老师坦诚地交换意见,帮助科任老师在发生冲突和矛盾后能尽快重塑对班级的信心。班主任可以和科任老师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情况等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给科任老师的教学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配合科任老师加大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监管、作业完成质量的检查等工作。让科任老师感受到,经过这样一次事件之后,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班主任也能支持老师,班集体对于与科任老师共同为学生的学习而努力是抱有一份期望和诚意的。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些想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具体工作。班主任在调节师生间矛盾、学生间矛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冷静、机智,坦诚地和矛盾双方交流,只要用心去做,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就能够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