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我参加了兰州五十一中121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听了李老师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所谓的121模式,即每节课40分钟内,10分钟由学生讨论,20分钟由老师精讲,10分钟由学生课堂练习。李老师用《天仙配》的歌词做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点,然后引入自然经济解体这一新课内容。之后给学生长达10分钟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完成的学案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学案上印有多则材料,每则材料后有难易不同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内容。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一边就学案上的每一问题提问各组学生回答,一边就本节课内容进行精讲。最后进行了随堂训练。整节课内容完整丰富,材料充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其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不稀奇,但在这节课上,我发现学生的讨论非常高效。以往我所见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在一起闲聊,然后派个代表回答问题就OK。本节课,我在听课时就坐在一组学生旁边,他们的讨论似乎是经过了长期的训练,每一个问题,先由每位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大家相互补充,对于达成一致意见的答案就通过,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再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下去。10分钟的时间他们基本上完成了学案上所有问题的讨论。这样的讨论,时间充分,目标明确,可谓是真正的高效,这也为教师精讲的高效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师精讲环节,李老师对于每则材料的分析都非常透彻和到位,可以说是充分挖掘了史料里的信息。以材料引领教学,既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的理念,又与学生的学案完成、课堂讨论形成了有机的结合。对于细节的关注,也给我很多启迪。如讲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李老师利用地图分析了安庆内军械所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镇压农民起义。在展示江南制造总局的照片时,特别让学生关注了江南制造总局内的机器,以便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所创办的企业具有“近代”意义。

但是这节课的后半段却没有前半段那么精彩。课后市教科所专家点评时用“前变后回”一词,指出前半节课体现了诸多新颖的地方,有变化,但后半节课又回到了传统的讲授方法。李老师在后半节课为了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仅加快了语速,而且减少了提问学生的次数。材料过多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这也让我在不断思考中对本节课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从本节课的内容来看,人教版教材将本课分为三个章节,即“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其实这三个章节标题就已经将本节课的线索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就体现在“旧”事物的衰落和“新”事物的崛起,一新一旧便是“变动”的体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是旧事物的衰落,民族资本主义便是新事物的崛起,而洋务运动可以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产物。如果能够把握住“变动”这一线索,那么在处理本节课内容时就会方便很多。我在备课时就发现,人教版教材在论述洋务运动时用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来讲筹划海防和兴办近代教育,其实这一段内容与本课毫无关系。教材编者大概是觉得既然提到洋务运动,就必须讲一讲洋务运动的所有内容,却不知这与本课线索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受到影响,在本节课教学时用大篇幅介绍洋务运动的内容。如李老师在本节课中,详细讲授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主张、目的、代表人物、内容、破产标志、破产原因、影响等。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介绍了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情况,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对于筹划海防和近代教育基本上不做任何讲解阐释。如前文所述,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工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的是中国经济的“变”,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了。

在讲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教师同样容易因为受旧教材的影响,顺带去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其实这些知识完全可以等到学生上高二高三再讲。在本节课过多阐述这个问题,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困难,而且不利于学生构建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清晰线索。我注意到很多教师习惯于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章节内容留到下节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这一方面使得民族资本主义这一专题更加系统完整,另一方面也留出了更多时间讲洋务运动的内容。我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越发觉得这种做法不可取。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个非常完整的专题,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洋务企业的出现,对民资资本主义的产生又起到了诱导作用。因此“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非常清晰完整的线索,作为教师应该能从这个角度去把握,而不要站在旧教材的角度上理解新教材,认为本节课就是要讲洋务运动,就是要讲民族资本主义。围绕主题,围绕线索,敢于舍弃,才能够让新课程教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