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在国家博物馆热展。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长相酷似王思聪但浑身散发着异域香气、让无数人欲罢不能的胡!椒!瓶!

霍克森胡椒瓶

霍克森胡椒瓶

这个胡椒瓶高10.3厘米,看似一尊罗马贵妇的半身雕像。贵妇眼饰华美,挂着长耳环,发式精巧繁复,发辫盘在头顶,脸部由白银制成,眼睛和嘴唇却使用了黄金。她左手骄傲地握着一卷纸,右手的食指搭在上面,造型很像一个在毕业照中自豪地展示证书的学生。这告诉我们,这位贵妇不仅出身高贵,而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胡椒罐底部有精巧机关,可以控制胡椒的倒出量。只要扭动把手,就可以选择全开、全闭或半开。这显然是富人所有,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加生活乐趣。

这件文物出土于英格兰萨福克地区,当年是罗马帝国的西部边陲。公元400年左右,罗马帝国在西欧四分五裂,动荡的年代下没有军队来保障富人们的人身安全,昂贵的日常用品往往成为逃难时的累赘。也许就是在某个深夜,一位富人将自己的金银首饰连同餐具一起装进木箱,埋入土中。这个木箱在地下静静躺了1600多年。1992年才再次被发现。考古人员在对已经腐烂的木箱进行细致清理后,共发现78把普通汤匙、20把长柄勺、29间金饰以及15000多枚金银币。类似胡椒瓶的银罐还有三个,简直奢侈得惊人!

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香料通常指在烹调中使用的调味品。香料因其高价值而成为财富的象征,这种观念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存在,在欧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其中的胡椒更被称为是“黑色的金子”。BBC曾拍过三集的纪录片《香料之路》,第一集便是胡椒与肉桂。片中说,在中世纪,如果你偷一把胡椒,所得的利润就如同你今天成功洗劫了一家银行。这个比喻虽然有点夸张,但胡椒在当时的价值的确惊人,香料对普通人而言就是一种奢侈品。

早在古罗马时期,凯撒就曾将胡椒视为财富的同义语,在罗马的国库中储藏了大量胡椒。408年,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围困罗马城,索取了5000磅黄金、30000枚银币、可做4000件长袍的丝绸、3000匹红布和3000磅胡椒之后才撤兵。胡椒作为奢侈品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1290年5月,英王爱德华一世派使臣前往挪威,筹划英国王子与挪威公主的婚礼,所乘“巨轮”载有大量食糖、胡椒、生姜、山姜黄、大米、无花果、葡萄干和姜饼。很显然,香料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其美味,而在于其高贵。作为外交礼品,香料的高贵特质远比其经济价值重要。

15世纪,英国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的家庭12个月内消费了316磅胡椒、194磅生姜及其他各种香料,平均每天差不多2磅香料。在节日期间和各种宴会上,香料的用量比平时更多。因为客人盘中的胡椒越辛辣,说明主人的招待越隆重。从一些贵族家庭的账簿来看,香料简直不是用来调味,而是一种食之成瘾的东西。

1476年,巴伐利亚的乔治公爵与波兰公主雅德维加结婚,举行了数日宴会,所用香料数量惊人:386磅胡椒,286磅生姜,207磅番红花,205磅肉桂,105磅丁香,85磅肉豆蔻。其中一些香料可能用作了礼品,即便如此,这一数量仍非常多,显然主人故意以此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层出不穷的花式炫富

炫富的终极表现不是夸口、消费或收藏,而是丢弃。11世纪中叶,红衣主教彼得达米安写道:一位褒渎者按其惯例把胡椒撒给鸡吃。此外,如果债主愿意免除债务人的欠款,用香料之火烧掉借据是一种风气,也是一种炫富的手段。15世纪初,伦敦市长为了讨好其债务人英王亨利五世,在用肉桂和丁香点燃的火上烧掉了国王的欠条。1530年,查理五世到奥格斯堡看望其债主雅各布·福格尔,这位银行家在用肉桂点燃的炉火中烧掉了皇帝的借据,而烧掉借据所用的肉桂的价格比那些债务的数额还高。

欧洲人的香料观念

胡椒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其经济意义上的贵重,也包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意义上的“高贵”。作为一种经长途贸易而来的舶来品,香料在西欧社会生活中承载的精神意义尤其丰富。欧洲人的香料观念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它与香料贸易和香料消费互为因果,彼此促进。西欧社会的香料观念包括看似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一方面,在欧洲文化传统中,香料被神秘化了:在尘世,贵重的香料是西欧贵族拥有的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成为一种炫耀富贵的手段;在精神领域,香料与基督教信仰和伊甸园有密切关系,因而是神圣而高贵的;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其生长之地总是毒蛇、怪兽丛生,贵重的香料是不易得到的。不过,东方也因地近伊甸园而富饶繁盛。但另一方面,香料自古以来就带有很强的情欲色彩,还是饕餮之徒梦想的“乐土”中常见的美食;随着香料消费向更广的社会阶层扩散,中产阶级成为消费大户,香料引起了教俗两界人士的大力批判,成为欲望、贪婪、浮华、傲慢、愚蠢的象征。

香料

香料

如此多的香料是如何被消耗完的?

一种流传甚广的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当时没有冰箱等保存食物的设备,胡椒是冬季保存肉食的主要手段,其他香料则用来遮掩食用的腐肉的味道。根据1431--1432年牛津伯爵的家庭账簿,1头猪与1磅最便宜的香料——胡椒价格相等。那些有能力享用香料的人只需花买香料的钱的一小部分就能买到新鲜的肉,为什么要把昂贵的香料浪费在廉价的肉上呢?由此看来,香料并不是用来保存食物或遮掩腐肉的味道的。但它可以用来遮盖并改善咸味或其他令人不悦的味道。在中世纪,保存食物的主要方式是盐腌、干燥或烟熏,但这些方法会使食物变得不新鲜,因此,食用时加入香料调味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特别是在冬季,由于缺乏饲草,大部分牲畜都在入冬之前宰杀,然后将肉腌制起来,以供冬天食用。这些腌肉咸而不易嚼,很难下咽。
(参考文献: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