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在思考的问题:历史课自主发问

李零先生提到的“天不生蔡伦”问题,很多老师的实践中都遇到过。老师的态度,不应该是压制、应付打马虎眼。不管是当时解决还是课后解决,都要给学生一个比较满意的解释,如果让学生自己得到解释则更好。又一次上课,讲到秦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教材上提到著名的文物“阳陵虎符”:青铜做成伏虎形状的象征军权的令牌,分为两半,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王或皇帝保存,调兵时必须两个虎符合一,这是最高统治者控制军权、防范叛乱的体现。这个文物的历史信息不难理解,但有同学问:“古时候虎符有没有人假造它发起叛乱?”这个问题提出,我也一愣,这个问题不仅超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面,也超出了所有学生和我的知识储备。从来没有人问这个问题,文献中也没有记载。怎么办呢?只能通过逻辑、结合已有的历史信息推导。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带着问题探索。

首先得回答这种可能存不存在,其次是甭管存在还是不存在都得提出证据。这里,我不想马上告诉学生,而只想做一个提示者、诱导者,让证据说话,可能不可能让学生判断,集思广益更好。所以,一上来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所有同学:“咱们同学认为可能吗?为什么呢?”我给出了一点点思考的时间,有同学说可能,我把他们的理由概括成以下方面:(一)现今社会一大堆造假的,假文凭假图章;古人也有造假的,有真就有假。(二)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人心不古,孔孟思想提倡仁义、在道德上有了君子和小人的分野、孟子荀子有着性善性恶的区别,都说明在利益面前道德滑坡得很厉害,伪造虎符有可能。(三)古时候的防伪技术不高,肯定没有现在高。(四)阴谋家在当时太多了,宫廷政变比比皆是,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说不可能的同学寥寥无几,他们的理由是:(一)仿造虎符难度比较大;(二)仿造虎符的惩罚肯定是极刑。

这时我并没有表示我的态度,我凭借我所知道的东西,给他们些许提示:(一)造伪的情况在古代很多,比如宋元时代的纸币就有很多人造伪,这也是诱发货币混乱的原因。(二)虎符大部分是青铜制成,古代手工业官府垄断,极尽精工细作之能事。(三)即使是同一时代的虎符,形制样式与大小、虎符上面的文字内容与字体风格也明显不同,比如新郪虎符、杜虎符和阳陵虎符就明显不同。(四)虎符在皇帝身边秘而不宣,另一半在将军身边也不示人,所以造伪者基本上知道虎符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性比较小。(五)信陵君窃符救赵,以及嫪毐叛乱的故事,中,信陵君想救赵国,都得采取从魏王身边盗取的方式;嫪毐惧怕被嬴政所诛,发动叛乱,打算调动军队,拿不到兵符,只能拿着皇太后的矫诏调兵,当然调不动军队,落得车裂的下场。在陈述之后,我问各位同学,哪种可能性大呢?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兵符造伪的可能性小。

但是还有同学问,为什么宋元时候纸币就那么多造伪的呢?这一点,我请他自己思考:(一)接触纸币的人和接触虎符的人相比,哪个多?(二)纸币造假的难度和虎符造假的难度相比,哪个大?结果不言而喻。所以这个学生很快没有了疑问。这样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告一段落。

其实西方思想家有很好的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人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解释事实),经验因人而异,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人们构建的事实,解释的事实都带着自己经验的色彩。人类想象的神灵与外星人,差不多都是人的模样;如果鱼会想象,那它们想象的人类也是长着鳞在水里游的。结合这个问题,学生之所以答出虎符的作伪是可能的,是因为他们接触了现代的造伪的事物,以此类推,认为虎符也能作伪,阴谋家夺权可以无所不为;孩子答出作伪不大可能,也是从现实常理的出发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建构主义的做法。

建构之后并不结束,肯定得凭借已有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证据分辨出哪个合理。学者们拿盖房子的“脚手架”作比喻,老师的作用不过是在教学过程中搭建脚手架。学生已经拥有了不少经验,这如同盖房的砖头水泥;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也就是说把房子盖得更高,于是就得通过这种“脚手架”的作用(“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从一个已有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在其中给学生补充的历史信息就是搭支架,让学生感触到,虎符造伪从形制样式、当时的使用制度等角度来说都是不大可能的,最终拿信陵君和嫪毐的例子,比较直接地证明这一点。通过搭建,学生能够消除疑惑;如果仍旧有问题,再搭建新的支架解决。老师要对学生作适当的帮助,甚至学生不行老师做;点到为止,学生掌握之后撤去“脚手架”,才能够解决问题。

历史老师的教学勇气来源在哪里?答案不一而足。我相信,相当的挑战、刺激与充实感来自于源头活水——学生的发问。师弟武可同志指出,鼓励学生探索也隐含着悖论:因为这些都还是在考试升学的大前提下来谈的,学生再怎么自主探索学习,毕竟不可能答出格的东西;即便学生无所谓,家长恐怕不答应。这一点绝对不容忽视,我考虑了再三,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历史课的开放性,这一点和高考并不是十分矛盾。张健老师很生动地说:“其实这种开放性的历史课才是真正的历史课,这样的课堂中熏陶出来的学生才不会一上大学就被大学历史老师洗脑,这样的中学历史才不会被大学老师所批判。”“神马教材呀、高考呀都是借口,我不相信经过几年这样历史课训练的学生考不出好成绩。相比之下应试训练倒是一件不难的事情。”现在高中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材与高考,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与检验学生的文科素质,知识面越宽、越会思考的学生越占有优势,所以众多老师感叹把握高考的形迹越来越难,课堂绝不仅仅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个模式可以应付了得的事情。所以这个环境下,鼓励学生发问,真是一个好的锻炼,不仅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更重要的是,给预计好的、一板一眼的历史课鲜活血液。

本文作者为北京一〇一中学历史教师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