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顾明远先生讲座《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

今天有幸去敬文讲堂听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家主办、顾明远先生主讲的《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讲座。顾先生主要讲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为什么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 从国内发展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2 从国际环境来说,我国亟需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人才、国际人才的培养。
3 从教育内部来说,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二、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1 为了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崇高的职业。
2 教育是有规律的。
3 教师是一门专业的职业。一般可以将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

三、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1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或者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
2 在工作中肯于钻研、敢于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
3 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的。

2010年12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教授讲《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办学》

以上不是本文的重点,我想说的是,当我带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去听顾先生的讲座,收获的却是这些东西,真的很让人失望。不过顾先生中间穿插讲的几个故事倒是值得品味的。比如他去某学校调查时,一进学校大门就看到了十佳少年,而且九个是女生,他指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就是埋没男孩子的教育。这个观点其实我很早在听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讲座时就有了解,看来在这一点上大家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了。我觉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中小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严重脱离了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受到了社会某些陈旧思想的影响而缺乏科学性。要知道男孩子在中小学这个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而以教师心中的“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最终只能让男孩子逐渐丧失男子汉的气概。这个是事实,也是目前中小学教育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一个缩影。

顾教授还讲了一个事,是2004年河南某学校举办夏令营时提出“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的口号,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奖惩”措施: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打分,按分数将学生分为“上士”“中士”“下士”3个级别。上士在中午吃饭时可以享受三菜一汤的午餐和一杯象征身份的红酒。中士的午餐是两菜一汤。下士不仅要“服侍”上士吃饭,而且要等上士“酒足饭饱”离开后,把上士餐具洗刷干净,才能吃饭。这也真正是教育的悲哀啊。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受害最大的反而是被划为“上士”的学生,也许从此他们就会有一个鲜明的人生信条:努力读书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长大后被人服伺。

本来我还想就免费师范生政策向顾先生提问,只不过现场提问环节的时间太少,顾先生一共回答了3个问题,我也没抢到机会。关于我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一些看法,会在今后专门写一篇文章的。